公司型基金实践的思考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基金组织形式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公司型基金相关理论介绍 | 第11-19页 | · 投资基金概述 | 第11页 | · 投资基金的优势分析 | 第11-13页 | · 投资份额较小,价格相对低廉 | 第12页 | · 有效控制非系统风险 | 第12页 | · 专业人员管理,规范化操作 | 第12页 | · 高流动性,变现力强 | 第12页 | · 规模型经济,成本降低 | 第12-13页 | · 投资种类多,灵活自主性强 | 第13页 | · 风险适中,收益率较为稳定 | 第13页 | · 基金资产安全性高 | 第13页 | · 投资基金适合的投资者范围较广 | 第13页 | · 投资基金的局限分析 | 第13-14页 | · 投资基金短期收益率可能较低 | 第13-14页 | · 投资基金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 | 第14页 | · 基金的变现可能出现不如市场的表现 | 第14页 | · 投资基金对于短线投资者不大适合 | 第14页 | · 证券投资基金分类 | 第14-15页 | · 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区别 | 第15-16页 | · 投资者权利上的区别 | 第15页 | · 法律依据上的区别 | 第15页 | · 运营方式上的区别 | 第15-16页 | · 公司型基金是基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6-19页 | · 契约型基金的具体缺陷 | 第16-17页 | · 基金持有人的监督功能无法有效进行 | 第16页 | · 基金管理人市场未能建立,缺少同业竞争 | 第16页 | · 基金托管人无法监督 | 第16-17页 | · 基金管理费的不合理征收 | 第17页 | · 公司型基金的优势 | 第17-19页 | · 能够切实维护基金投资者的权益 | 第17-18页 | · 公司型基金有助于整个基金市场的专业化进程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投资基金在国内外的实践研究 | 第19-26页 | · 公司型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 第19-22页 | · 美国基金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 日本基金发展状况 | 第20页 | · 中国基金发展状况 | 第20-22页 | · 公司型基金的效应分析 | 第22-24页 | · 发展公司型基金的重要意义 | 第24-26页 | · 发展投资基金有利于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25页 | · 发展投资基金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发展公司型基金的具体设想 | 第26-36页 | · 发展公司型基金的治理结构模式设计 | 第26-33页 | · 内部治理结构设计 | 第26-29页 | · 各国内部治理机构特点 | 第26-29页 | · 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 第26-27页 | · 日本的监察人制度 | 第27-28页 | · 英国的附加董事制度 | 第28页 | · 独立董事的发展条件 | 第28页 | · 发展独立董事市场 | 第28页 | · 基金公司对独立董事的最佳选择 | 第28-29页 | · 确保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独立性 | 第29页 | · 外部环境设计 | 第29-33页 | · 外部监管 | 第30-31页 | · 基金管理人形成有规模的竞争市场 | 第31-32页 | ·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第32-33页 | · 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机制 | 第33页 | · 发展公司型基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3-36页 | · 税收问题 | 第33-34页 | · 与当前立法相冲突 | 第34-35页 | · 制度上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促进公司型基金实践的建议 | 第36-39页 | · 拉近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的运作成本差异 | 第36页 | · 设立公司型基金专项法律 | 第36-37页 | · 制度上其他问题的解决 | 第37页 | · 金融环境的改善 | 第37-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5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