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有关和谐社会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行文思路以及主要观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不公 | 第17-29页 |
· 和谐与和谐社会 | 第17-20页 |
· 和谐社会与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联系 | 第20-22页 |
·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 第20-21页 |
· 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是成为调整公平与效率关系、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指针 | 第21-22页 |
· 和谐社会中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必然分析 | 第22-26页 |
· 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 | 第23-24页 |
· 和谐社会中消除分配不公的途径 | 第24-26页 |
· 正确把握收入分配公平四个临界点 | 第26-29页 |
·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倡导分配公平,并不等于否定效率 | 第26页 |
·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倡导分配公平,并不等于要实行平均主义 | 第26-27页 |
·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倡导分配公平,并不等于要消灭贫富差距 | 第27-28页 |
·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倡导分配公平,并不等于简单的劫富济贫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在社会诸领域造成的影响以及原因分析 | 第29-43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在我国社会领域造成的影响 | 第29-33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在各行业之间的具体表现 | 第29-30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具体体现 | 第30-31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在城乡居民内部之间的具体体现 | 第31-33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在我国经济领域造成的影响 | 第33-37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34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收入分配不公对我党执政能力提高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当前我国分配不公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 长时期的反对"平均主义"所造成的影响 | 第37页 |
· 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分配政策中不合理面所造成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对收入分配秩序缺乏有效监管所造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所有制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影晌 | 第40-41页 |
· 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灰色收入所造成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应从制度层面和具体实践中开始 | 第43-55页 |
· 与时俱进调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43-44页 |
· 充分完善与实现政府职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消除分配不公 | 第44页 |
· 改革和完善税收体制,增强税收调节力度 | 第44-46页 |
·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50页 |
· 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创新 | 第46-48页 |
· 尽快实现医疗保险全国联网 | 第48页 |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第48-49页 |
·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 第49页 |
· 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49-50页 |
·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对收入分配公平的补充作用 | 第50-53页 |
· 积极制定慈善事业相关法律 | 第50-51页 |
· 积极发挥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作用 | 第51页 |
· 完善慈善捐赠项目 | 第51-52页 |
· 规范慈善捐赠行为 | 第52-53页 |
· 以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为指导,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