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周期特异性靶向混合胶束的构建及靶向性评价 |
论文目录 | | 英文缩略词 | 第1-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第一章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第19-2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1.2 仪器 | 第19-20页 | 2 方法 | 第20-21页 | 2.1 聚乙二醇-聚组氨酸的合成 | 第20-21页 | 2.2 Duramycin修饰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的合成 | 第21页 | 2.3 结构表征 | 第21页 | 3 结果 | 第21-22页 | 3.1 结构表征 | 第21-22页 | 4 讨论 | 第22-24页 | 5 结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包载紫杉醇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制剂特征的考察 | 第26-45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1.2 仪器 | 第26-27页 | 2 方法 | 第27-33页 | 2.1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7-28页 | 2.2 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 粒径,分布,Zeta电位 | 第29页 | 2.4 胶束的制备 | 第29-30页 | 2.5 透析法工艺单因素考察 | 第30-32页 | 2.6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第32页 | 2.7 形态的观察 | 第32页 | 2.8 pH敏感性考察 | 第32页 | 2.9 释放度的测定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42页 | 3.1 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3-35页 | 3.2 胶束制备工艺初步考察 | 第35页 | 3.3 透析法单工艺考察 | 第35-38页 | 3.4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 第38-39页 | 3.5 形态的观察 | 第39-40页 | 3.6 pH敏感性考察 | 第40页 | 3.7 释放度的测定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载药紫杉醇混合胶束胞内摄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5-57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45-46页 | 1.1 试剂 | 第45页 | 1.2 仪器 | 第45-46页 | 1.3 细胞 | 第46页 | 2 方法 | 第46-48页 | 2.1 细胞毒性实验 | 第46-47页 | 2.2 FITC-PEG-PDLLA的制备 | 第47页 | 2.3 细胞摄取研究 | 第47-48页 | 2.4 细胞同步化 | 第48页 | 2.5 细胞周期特异性摄取研究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55页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第48-50页 | 3.2 细胞初步摄取研究 | 第50-52页 | 3.3 细胞同步化 | 第52-53页 | 3.4 细胞周期特异性摄取研究 | 第53-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混合胶束的体内过程及其靶向性研究 | 第57-68页 | 1 材料 | 第57-58页 | 1.1 试剂 | 第57页 | 1.2 仪器 | 第57-58页 | 1.3 动物 | 第58页 | 2 方法 | 第58-62页 | 2.1 PTX/Dur-PEG-PDLLA/PEG-PHIS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58-61页 | 2.2 小动物活体成像试验 | 第61-62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62页 | 3 结果 | 第62-67页 | 3.1 PTX/Dur-PEG-PDLLA/PEG-PHIS药动学研究 | 第62-65页 | 3.2 小动物活体成像试验 | 第65-67页 | 4 讨论 | 第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综述 | 第7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