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务微信的发展及传播力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一、绪论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页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相关概念及十八大前后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状况 | 第13-17页 | (一) 政务微信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二) 政务微信的分类与特征 | 第13-15页 | 1、政务微信的分类 | 第14页 | 2、政务微信的特征与优势 | 第14-15页 | (三) 十八大前后政务微信概述 | 第15-17页 | 1、十八大前政务微信概述 | 第15页 | 2、十八大以后政务微信概述 | 第15-17页 | 三、我国政务微信的传播力研究 | 第17-27页 | (一) 微信传播力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二) 基于微信传播力指数的政务微信分析 | 第19-22页 | (三)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下的政务传播力分析 | 第22-27页 | 1、可达性受众满意度调查 | 第22-23页 | 2、信息发布受众满意度调查 | 第23-24页 | 3、公众参与受众满意度调查 | 第24-26页 | 4、在线服务受众满意度调查 | 第26-27页 | 四、十八大以来影响政务微信传播力的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一) 政务微信"把关人"对传播力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1、"把关人"的政务核心理念转变影响 | 第28页 | 2、政务微信"把关人"媒介素养的提高 | 第28-29页 | (二) 政务微信传播内容对传播力的影响分析 | 第29-34页 | 1、服务类型的选择分析 | 第29-32页 | 2、发布形式的编排分析 | 第32-33页 | 3、内容属性的构建分析 | 第33-34页 | 五、提升我国政务微信传播力的对策 | 第34-40页 | (一) 从传播内容上提升政务微信的传播力 | 第34-36页 | 1、政务微信传播内容的轻悦化 | 第35页 | 2、政治题材内容的去政治化表达 | 第35-36页 | 3、政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现 | 第36页 | (二) 基于O2O模式下的政务微信公共服务 | 第36-37页 | (三) 加强政务微信的"把关人"建设 | 第37-38页 | 1、从思想上,贯彻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 | 第37页 | 2、从传播内容上,建立专业的政务微信"把关人"队伍 | 第37-38页 | 3、从传播效果上,适当的掌握与受众的互动反馈技巧 | 第38页 | (四) 政务微信的核心服务定位准确 | 第38-39页 | 1、提升政务微信在突发事件中的回应效率 | 第38页 | 2、完善政务微信在舆情危机中的应对策略 | 第38-39页 | (五) 在新媒体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的联盟化发展 | 第39-40页 | 1、"两微一端"格局下的政务新媒体联盟 | 第39-40页 | 2、以政府系统为划分的政务新媒体联盟 | 第40页 | 六、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1 | 第44-47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