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
页 |
英文摘要 | 第5-6
页 |
论文正文 | 第6
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6-9
页 |
1.1 高中生物学科教育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依据及可能性 | 第6-7
页 |
1.1.1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重要环节 | 第6
页 |
1.1.2 学科教育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 第6
页 |
1.1.3 学科教育中实施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和体现 | 第6
页 |
1.1.4 生命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 第6-7
页 |
1.1.5 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最佳时机 | 第7
页 |
1.2 高中生物学科教育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 第7-9
页 |
1.2.1 在个体需要方面,生物学科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 | 第7-8
页 |
1.2.2 在社会需要方面,生物学科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 | 第8
页 |
1.2.3 在教学需要方面,生物学科具有实际的教育价值 | 第8-9
页 |
1.3 现状、问题和弊端及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9
页 |
1.3.1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
页 |
1.3.2 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第9
页 |
1.3.3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9
页 |
2 生物学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 第9-13
页 |
2.1 生物学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9-11
页 |
2.1.1 渗透性 | 第10
页 |
2.1.2 适度性 | 第10
页 |
2.1.3 情感性 | 第10-11
页 |
2.1.4 科学性 | 第11
页 |
2.1.5 实践性 | 第11
页 |
2.2 生物学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11-13
页 |
2.2.1 辨证教学,内化升化 | 第11
页 |
2.2.2 由浅入深,逐步渗透 | 第11-12
页 |
2.2.3 重复强化,交叉论述 | 第12
页 |
2.2.4 充分准备,即兴发挥 | 第12
页 |
2.2.5 课堂内外,方式多样 | 第12
页 |
2.2.6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 第12-13
页 |
3 高中生物教材中体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知识点 | 第13-32
页 |
3.1 高中生物教材中最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价值的知识分析 | 第13-23
页 |
3.1.1 生命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 | 第13
页 |
3.1.1.1 生命的物质性及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 第13-14
页 |
3.1.1.2 生命物质的永恒发展和运动 | 第14-16
页 |
3.1.1.3 生命运动的规律性 | 第16
页 |
3.1.2 生命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矛盾 | 第16
页 |
3.1.2.1 生物界的普遍联系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 第16-17
页 |
3.1.2.2 矛盾的对立统一与动态转化 | 第17
页 |
3.1.2.2.1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及其意义简述 | 第17-18
页 |
3.1.2.2.2 生命现象中最典型的三大矛盾 | 第18-20
页 |
3.1.2.2.3 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 | 第20-21
页 |
3.1.2.3 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 | 第21
页 |
3.1.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 第21-23
页 |
3.2 高中生物现行教材知识点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结合细目表 | 第23-32
页 |
4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初步实践和评价 | 第32-39
页 |
4.1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初步实践 | 第32-38
页 |
4.1.1 教学案例一:关于生命的物质性及特殊性的观点教育 | 第32-33
页 |
4.1.2 教学案例二:寻找“统一” | 第33-34
页 |
4.1.3 教学案例三:矛盾的内外因观点的教育 | 第34-35
页 |
4.1.4 教学案例四:解决问题中的辩证法思维训练 | 第35-37
页 |
4.1.5 教学案例五: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观教育 | 第37-38
页 |
4.2 生物学科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效果评价 | 第38-39
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
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