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
页 |
英文摘要 | 第5-6
页 |
前言 | 第6-8
页 |
第一部分: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8-23
页 |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8-15
页 |
(一) 课程设置不连续,课时偏少 | 第8-14
页 |
(二) 课程结构单一,缺乏选修课 | 第14-15
页 |
二、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20
页 |
(一) 教材结构不合理 | 第16-18
页 |
(二) 教材表述缺乏启发性,不利于思维训练 | 第18-19
页 |
(三) 教材很多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 第19-20
页 |
三、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
页 |
(一) 教学观念落后 | 第20
页 |
(二) 教学方法重演绎、轻归纳 | 第20-21
页 |
(三)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 第21-23
页 |
第二部分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3-30
页 |
一、 地理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 第23-25
页 |
(一) 社会对地理教育价值的认识 | 第23-24
页 |
(二) 我国地理教育界的地理教育价值观 | 第24-25
页 |
二、 学校教育中“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25-27
页 |
(一) “唯科学主义”思潮的由来及表现 | 第25-26
页 |
(二) “唯科学主义”思潮对地理教育的影响 | 第26-27
页 |
三、 高师地理教育与中学地理教育脱节 | 第27-30
页 |
(一) 高师地理教育结构不合理 | 第28
页 |
(二) 高师地理系师范特色不够鲜明 | 第28-30
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构想 | 第30-47
页 |
一、 树立新的地理教育价值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 第30-35
页 |
(一) 地理教育价值观的世界潮流 | 第30-33
页 |
(二) 确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3
页 |
(三) 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 第33-34
页 |
(四) 确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 第34-35
页 |
二、 改革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确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地理”体系 | 第35-40
页 |
(一) 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地理教育需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第35-36
页 |
(二) “大地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涵 | 第36-38
页 |
(三)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具体构想 | 第38-40
页 |
三、 加快地理教学技术改革,构建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度教学体系 | 第40-42
页 |
(一) 利用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 第40-41
页 |
(二) 利用地理影视资料进行教学 | 第41-42
页 |
四、 强化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加强实地考察 | 第42-44
页 |
(一) 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 第42-43
页 |
(二) 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 第43-44
页 |
五、 加强中学地理师资队伍建设 | 第44-47
页 |
(一) 改革高师地理教育 | 第44-45
页 |
(二) 加强地理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45-47
页 |
结束语 | 第47-48
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
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