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取向教学论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 | 第11-13页 | 三、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要求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6-18页 | 一、文献检索法 | 第16页 | 二、访谈调查法 | 第16-17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四、教学实验法 | 第17-18页 | 五、教育测量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研究进展 | 第20-33页 | 第一节 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一、教学论的传统变迁 | 第20-21页 | 二、教学论发展的内部规律 | 第21页 | 三、当代国内教学论的研究热点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概况 | 第23-26页 | 一、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核心理念 | 第23-24页 | 二、与传统教学论的主要差异 | 第24-25页 | 三、当代科学取向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依据 | 第26-33页 |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26-28页 | 二、意义学习理论 | 第28页 | 三、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第28-31页 | 四、信息加工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教学技术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第33-55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模式 | 第33-36页 | 一、陈述教学目标,预期学习结果 | 第33页 | 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 第33-35页 | 三、规划教学活动,选择教学策略 | 第35页 | 四、制定测评项目,并形成终结测评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教学案例分析 | 第36-55页 | 一、《功率》的教学设计 | 第36-43页 | 二、《圆周运动》的教学设计 | 第43-55页 | 第四章 科学取向教学论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教学实验研究 | 第55-73页 | 第一节 实验前期准备 | 第55-68页 | 一、实验课题解释 | 第55页 | 二、传统《动能》教学设计 | 第55-58页 | 三、应用科学取向的教学论进行《动能》的教学设计 | 第58-68页 | 第二节 教学实验过程 | 第68-73页 | 一、教学研究的目的 | 第68页 | 二、教学研究的方法 | 第68-69页 | 三、教学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第五章 课题研究的讨论与分析 | 第73-75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教学启示 | 第73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8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