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概述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内涵及运作模式 | 第16-17页 |
一、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运作模式 | 第17页 |
第二节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法律地位 | 第17-19页 |
一、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法律地位的不同观点评析 | 第17-19页 |
二、 笔者的观点 | 第19页 |
第三节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法律义务 | 第19-21页 |
一、 保障交易安全之义务 | 第19-20页 |
二、 如实告知之义务 | 第20页 |
三、 合理审查之义务 | 第20页 |
四、 信息监管之义务 | 第20-21页 |
五、 资料存储管理之义务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侵权责任认定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间接侵权归责原则 | 第22-24页 |
一、 无过错责任说 | 第22-23页 |
二、 过错推定责任说 | 第23页 |
三、 过错责任说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24-26页 |
一、 违法行为 | 第24页 |
二、 损害事实 | 第24-25页 |
三、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25页 |
四、 主观过错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侵权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第27-33页 |
第一节 相关案例的法律分析 | 第27-29页 |
一、 典型案例概述 | 第27-28页 |
二、 相关问题的评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9-30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与主要国家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责任的比较 | 第33-41页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间接侵权责任制度 | 第33-37页 |
一、 美国 | 第33-34页 |
二、 欧盟 | 第34-35页 |
三、 德国 | 第35-36页 |
四、 法国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与主要国家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责任的比较 | 第37-39页 |
一、 从是否具有监控侵权行为的义务来比较 | 第37-38页 |
二、 从侵权责任认定标准的不同来比较 | 第38-39页 |
三、 从侵权责任制度来比较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引入商标间接侵权制度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完善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商标侵权责任限制条件 | 第42-45页 |
一、 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网站上存在侵权行为 | 第42-43页 |
二、 在事前和事后审查时,尽到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 | 第43-44页 |
三、 收到有效通知后,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侵权行为发生 | 第44页 |
四、 有效地制止侵权行为重复发生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完善赔偿责任的规定 | 第45-47页 |
一、 根据主观过错程度确定赔偿份额 | 第45-46页 |
二、 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