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 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流动 | 第9页 |
· 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 | 第9-10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经典理论概述 | 第10-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小结和评析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 第18-33页 |
·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18-22页 |
· 二元经济结构的内涵与界定 | 第18页 |
·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 第18-21页 |
· 二元经济背景下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 | 第21-22页 |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22-26页 |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 第22页 |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 | 第22-23页 |
· 二元经济背景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23-26页 |
· 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理分析 | 第26-33页 |
·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模型 | 第26-27页 |
·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局限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均衡 | 第28-33页 |
第三章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度量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 第33-39页 |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度量 | 第33-35页 |
· 二元经济结构度量的理论基础 | 第33页 |
· 二元经济结构的度量 | 第33-34页 |
·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度量的结果 | 第34-35页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测算 | 第35-39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的方法 | 第35-37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测算 | 第37-38页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测算的结果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39-45页 |
· 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选取 | 第39-41页 |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 第41-42页 |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 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 重视产业的转移和升级,提高农民就业机会 | 第45-46页 |
·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 第46页 |
· 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和规范农民土地使用权市场 | 第46-47页 |
·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消除人口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 第47-48页 |
·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降低农民工城乡流转成本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