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拟南芥AZI1基因系统获得抗性功能的代谢组学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AZI1基因系统获得抗性功能的代谢组学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1.1 EARLI1亚家族基因研究进展第10-12页
    1.1.1 植物脂质转移蛋白(LTP)第10页
    1.1.2 EARLI1亚家族基因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3 AZI1基因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植物对病原体侵染的应答机制第12-15页
    1.2.1 超敏反应(HR)第12页
    1.2.2 系统获得抗性(SAR)第12-13页
    1.2.3 拟南芥与丁香假单孢杆菌之间的互作关系第13-14页
    1.2.4 植物在SAR中产生的信号物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第14-15页
  1.3 代谢组学方法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5-17页
    1.3.1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2 代谢组学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3.3 代谢组学研究的分析手段第16-17页
  1.4 可溶性糖在植物发育以及植物抵抗外界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第17-18页
    1.4.1 可溶性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17-18页
    1.4.2 可溶性糖在植物抵抗外界胁迫中的作用第18页
  1.5 本研究的方法、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拟南芥植株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应答特征第19-24页
  2.1 材料第19-20页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9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9页
    2.1.3 拟南芥AZI1过表达、AZI1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培养第19页
    2.1.4 病原体接种第19-20页
  2.2 方法第20-21页
    2.2.1 丁香假单胞杆菌的培养第20页
    2.2.2 局部抗性和SAR处理过程第20页
    2.2.3 表型观察第20-21页
    2.2.4 细菌计数第21页
  2.3 结果第21-23页
    2.3.1 AZI1基因对局部抗性的影响第21页
    2.3.2 AZI1对系统获得抗性的影响第21-23页
  2.4 讨论第23-24页
第三章 丁香假单胞杆菌侵染拟南芥植株后PR基因的表达分析第24-33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24页
    3.1.1 实验材料第24页
    3.1.2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24页
    3.1.3 实验材料处理第24页
    3.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4页
    3.1.5 Northern印迹实验相关试剂第24页
  3.2 方法第24-30页
    3.2.1 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第24-28页
    3.2.2 PR1表达的Northern印迹分析第28-30页
  3.3 结果第30-31页
    3.3.1 丁香假单胞杆菌侵染对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0页
    3.3.2 无毒丁香假单胞杆菌侵染对PR1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0-31页
  3.4 讨论第31-33页
第四章 Psm avrRPM1侵染后拟南芥代谢组变化的NMR分析第33-49页
  4.1 材料与试剂第33页
    4.1.1 实验材料第33页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3页
  4.2 方法第33-34页
    4.2.1 样品的预处理第33-34页
    4.2.2 NMR检测条件第34页
    4.2.3 核磁共振(NMR)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第34页
    4.2.4 代谢通路分析第34页
  4.3 结果第34-45页
    4.3.1 NMR图谱的分析及代谢物的指认第34-36页
    4.3.2 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第36页
    4.3.3 NMR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第36-43页
    4.3.4 Psm avrRPM1和MgSO_4处理后系统叶片的代谢通路分析第43-45页
  4.4 讨论第45-49页
第五章 Psm avrRPM1侵染后局部和系统叶片中糖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9-55页
  5.1 材料与试剂第49页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9页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9页
  5.2 方法第49-50页
    5.2.1 糖相关基因的RT-PCR分析第49-50页
  5.3 结果第50-52页
  5.4 讨论第52-55页
结论第55-56页
1 研究结论第55页
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本篇论文共6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拟南芥AZI1基因系统获得抗性功能的
拟南芥温度相关突变体lls1(long li
零中频接收机中数字自动增益控制和
翼手目适应性进化分子机制的转录组
单体共时双频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磁干扰预测
一个拟南芥抗寒和抗旱基因的功能和
一种高功率因数高效率反激式开关电
拟南芥CDR6基因在调控铅胁迫响应中
基于NCP1203的高可靠性医用开关电源
小麦抗逆TaFRA基因簇启动子功能分析
单端反激式多路开关电源设计
喜树sls-lik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
高频高压电源的理论及其控制系统的
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
高压电源系统检测与保护技术的研究
非球形粒子光散射特性分析
视角可控的向列相液晶显示器
基于边界元法的二维热传导问题热物
高分辨率时序LCoS显示器及边缘场效
脉冲偏压协同射频等离子体对PET膜的
增强现实近目显示设备的客观性能测
一种三相机偏振成像系统及其去雾方
液晶显示区域动态背光系统优化的研
地气系统中太阳光偏振辐射传输特性
水平光场三维显示性能研究
全斯托克斯矢量大气偏振模式测量系
复杂电磁环境中三维态势显示系统的
粗糙表面偏振光谱BRDF建模与仿真
基于机器视觉的LCD行业单体上料机设
红外辐射偏振建模与仿真研究
宽带多径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偏振信息在不同分散体系中的传输性
组合阵列误差近场校正方法研究
相干干扰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研
基于编码调制的散斑场纵向相关性研
高分辨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微观非均匀固体材料的声学非线性实
基于FPGA的BPSK调制解调算法的研究
渤海湾水交换及泥沙输运特性的数值
基于潜标的目标探测信号处理算法研
阵列单通道高精度DOA估计与跟踪算法
高应变率下断裂韧性试验的数值模拟
基于牛顿插值法的模拟信号采样与重
梯度弹性圆柱结构表面失稳临界条件
基于生理信号的驾驶疲劳模型研究
热/机荷载下FGM空心圆筒热应力解析
基于55nm的超高速全数字锁相环电路
自带冠叶盘的碰撞振动和局部化特性
深空动态拓扑下的分布式网络喷泉码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方法的探究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对偶基和几何迭代方法在CAGD中的应
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
服务率可变的系统环境变化的单站点
特殊阵列下基于单快拍数的DOA估计
贮备系统模型的最优化更换策略
深空探测图像的信源信道编码及码率
基于删失数据的组合分位数回归
基于卷积LDPC码的编码协作研究
供应链环境下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
极化码简化编译码算法及其在MIMO系
基于时序模型珠宝销售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LDPC码的空间DTN网络Bundle协议
山岳型景区供水决策系统中时间序列
Spinal码在编码协作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设计
TETRA基站基带信号处理模块设计与实
基于函数型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用水量
宽带信号并行采样研究
概率和模糊距离空间中关于φ-压缩映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及参数估计
以对顶扇形为构件的常宽凸集
基于符号速率估计的调制方式盲识别
两类有限非链环上线性码的若干问题
LDPC在BICM-8QA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有限环上循环自正交码的研究
数字信号处理在惯性导航和语音信号
有限环上码的性质及其Gray映射研究
 
AZI1论文 系统获得抗性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代谢轮廓论文 糖免疫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张骁**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