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问题 | 第8页 |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 表现性评价 | 第11页 |
· 学习成绩 | 第11页 |
· 学习兴趣 | 第11-13页 |
2 文献述评 | 第13-20页 |
· 表现性评价内涵和特点的分析研究 | 第13-15页 |
· 对表现性评价内涵的定义尚没有统一意见 | 第13-14页 |
· 对表现性评价的性质表述比较一致 | 第14页 |
· 对表现性评价区别于传统评价的特点比较认可 | 第14-15页 |
· 表现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差异性研究 | 第15-17页 |
· 传统评价的问题研究 | 第15-16页 |
· 表现性性评价相比传统性评价的优异性研究 | 第16-17页 |
·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方法的分析研究 | 第17-20页 |
· 确定表现性评价的目的 | 第17页 |
· 编制适当合理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 第17-18页 |
· 制定表现性评价准则与评分规则 | 第18-20页 |
3 实验研究设计 | 第20-36页 |
· 实验实施的目的 | 第20页 |
· 实验对象及时间 | 第20页 |
· 实验假设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及工具 | 第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 实验变量及控制 | 第21-22页 |
· 自变量及操纵 | 第21-22页 |
· 因变量及控制 | 第22页 |
· 无关变量及控制 | 第22页 |
· 实验步骤 | 第22-36页 |
· 实验前测 | 第22页 |
· 篮球表现性评价实验实施 | 第22-29页 |
· 健美操表现性评价实验实施 | 第29-31页 |
· 快速跑表现性评价实验实施 | 第31-33页 |
· 耐久跑表现性评价实验实施 | 第33-35页 |
· 实验后测 | 第35-36页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 第36-38页 |
· 实验班与对照班健美操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 第38-40页 |
·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 50 米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 第40-42页 |
·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 800 米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 第42-44页 |
·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测试成绩的分析比较 | 第44-46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6-51页 |
·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不能提高学生快速跑和耐久跑的成绩 | 第46页 |
·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能促进学生篮球、健美操成绩的提高 | 第46-47页 |
· 表现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正向的导向作用 | 第47页 |
· 基于结论的讨论 | 第47-49页 |
· 相比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具有适应性 | 第47-48页 |
· 相比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优势明显 | 第48页 |
· 相比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由于转变了学生体育学习态度,使学生更乐于的全面发展 | 第48页 |
· 相比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由于更关注多元化的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48-49页 |
· 相比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在信度、效度、实用性上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第49页 |
· 研究局限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A | 第53-55页 |
附录 B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