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1. 引言 | 第1-15
页 |
1.1 藤本植物植株再生的细胞学基础及理论研究进展 | 第7-8
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1
页 |
1.2.1 外植体的选择 | 第8-9
页 |
1.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9-10
页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添加物 | 第10-11
页 |
1.3 问题与展望 | 第11-13
页 |
1.3.1 褐化 | 第12-13
页 |
1.3.2 生根 | 第13
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15
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5-19
页 |
2.1 材料 | 第15
页 |
2.2 方法 | 第15-19
页 |
2.2.1 研究材料的预处理和表面灭菌 | 第15
页 |
2.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5-16
页 |
2.2.3 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 | 第16-17
页 |
2.2.4 不定芽的诱导 | 第17
页 |
2.2.5 再生苗的增殖培养 | 第17-18
页 |
2.2.6 生根 | 第18
页 |
2.2.7 移栽 | 第18-19
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5
页 |
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9-21
页 |
3.1.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6-BA浓度的筛选 | 第19-20
页 |
3.1.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浓度的筛选 | 第20-21
页 |
3.2 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 | 第21-27
页 |
3.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影响 | 第22-26
页 |
3.2.2 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影响 | 第26-27
页 |
3.3 不定芽诱导 | 第27-31
页 |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7-29
页 |
3.3.2 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9-30
页 |
3.3.3 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0-31
页 |
3.4 再生苗的增殖培养 | 第31-32
页 |
3.4.1 6-BA浓度对扶芳藤再生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 第31-32
页 |
3.4.2 6-BA和 IBA、NAA组合对扶芳藤再生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 第32
页 |
3.5 生根培养 | 第32-34
页 |
3.6 移栽 | 第34-35
页 |
4. 结论 | 第35-37
页 |
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5
页 |
4.2 愈伤组织的继代与分化 | 第35
页 |
4.3 不定芽诱导 | 第35
页 |
4.4 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 第35
页 |
4.5 生根 | 第35-36
页 |
4.6 移栽 | 第36-37
页 |
5. 讨论 | 第37-41
页 |
5.1 外植体的选择 | 第37
页 |
5.2 愈伤组织诱导 | 第37
页 |
5.3 愈伤组织继代和分化 | 第37-38
页 |
5.4 不定芽诱导 | 第38-39
页 |
5.5 不定芽增殖培养 | 第39-40
页 |
5.6 生根 | 第40
页 |
5.7 移栽 | 第40-41
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
页 |
缩略语表(LIST OF ABBREVIATION) | 第46-47
页 |
附图 | 第47-50
页 |
导师简介 | 第50-51
页 |
个人简介 | 第51-52
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