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特色与不足 | 第13-14页 |
· 特色 | 第13页 |
·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对“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 第14-26页 |
· 主流具备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第14-17页 |
· 主流人生态度积极,社会责任感强,个体缺乏责任心 | 第14-15页 |
· 价值取向多元化[16],实用主义色彩明显 | 第15-16页 |
· 抗挫心理不成熟,心理调适能力不强 | 第16-17页 |
· 关心时政,政治参与度高 | 第17-18页 |
· 热爱祖国,关心时政,政治参与度高 | 第17-18页 |
· 政治信仰有偏差,政治观趋向现实化 | 第18页 |
· 公民道德认知较高,道德行为有待提升,知行不能合一 | 第18-20页 |
· 社会公德意识主流较好,公民道德认知水平较高 | 第18-19页 |
· 道德行为有待提升,知行不能统一 | 第19-20页 |
· 继承传统的婚恋观,但恋爱心理不够成熟 | 第20-21页 |
· 婚恋观较为传统,但恋爱行为公开化 | 第20-21页 |
· 恋爱心理不够成熟,无法很好处理失恋问题 | 第21页 |
· 过度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社会责任 | 第21-23页 |
· 就业焦虑普遍存在,但大部分能积极应对 | 第21-22页 |
· 过度强调个人价值,忽视社会责任 | 第22-23页 |
· 其它思想特征 | 第23-26页 |
· 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 | 第23-24页 |
· 思想独立,开放性强,富于创造性 | 第24-25页 |
· 严重的孤独感 | 第25页 |
· 经济压力较大 | 第25-26页 |
3 “90 后”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 国际环境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冲击 | 第26-27页 |
· 国际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国内环境 | 第28-31页 |
· 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综合素质要求高 | 第28页 |
· 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种思潮的冲击 | 第28-29页 |
· 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29-31页 |
4 对“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第31-41页 |
4.1 重视对“90 后”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增强自身素质 | 第31-33页 |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第31-32页 |
· 引导其以自我实现为目标,自我适应、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 第32-33页 |
4.2 创新“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 | 第33-35页 |
· 坚持“以生为本”,教育思想人性化 | 第33-34页 |
· 杜绝硬塞式教学,注重灵活灌输 | 第34页 |
· 教育重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第34-35页 |
· 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 第35-36页 |
· 特别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 第36-37页 |
·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 | 第37-38页 |
·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38-41页 |
4.6.1 优化社会环境,全员关心“90 后”大学生健康成长 | 第38页 |
· 重视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38-39页 |
· 重视家庭教育,优化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A “90 后”大学生思想现状特点调查分析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