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页 | · 我国自主学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13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 自主学习的概念 | 第13-14页 | ·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 自主学习的特征 | 第16-18页 | · 目的性 | 第16页 | · 主动性 | 第16页 | · 独立性 | 第16页 | · 有效性 | 第16页 | · 相对性 | 第16-18页 | 4 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 第18-22页 | ·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18-19页 | ·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18页 | · 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18页 | · 通过实验增加学习的乐趣 | 第18-19页 | · 妥善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19页 | · 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提升自我效能感 | 第19页 | · 培养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的策略 | 第19页 | · 提升自我监控能力策略 | 第19-20页 | · 自我分析法 | 第20页 | · 自我提问法 | 第20页 | · 教学干预法 | 第20页 | · 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 第20页 | · 加强对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 第20-21页 | · 预习指导 | 第20页 | · 有效的时间控制 | 第20-21页 | · 学业求助 | 第21页 | · 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 第21-22页 | 5 实践研究 | 第22-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问题和假设 | 第22页 | · 被试与研究设计 | 第22-23页 | · 样本选择 | 第22页 | ·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 | 第22-23页 | · 工具 | 第23页 | · 统计方法 | 第23页 | · 实验措施 | 第23-25页 | ·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比较 | 第23-24页 | · 实验班具体培养方法 | 第24-25页 | ·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24-25页 | · 在课余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 | 第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33页 | · 实验班对照班物理测验成绩比较 | 第26-27页 | · 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第27-33页 | · 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调查及分析 | 第27-29页 | · 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29-3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33-35页 | · 总结 | 第33页 | · 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 | 第33页 | · 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第33页 | · 展望 | 第33-35页 | · 不足 | 第33-34页 | · 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Ⅰ: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第37-38页 | 附录Ⅱ:学习时间监控表 | 第38-39页 | 附录Ⅲ: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 | 第39-42页 | 附录Ⅳ:实验班对照班三次物理测验成绩 | 第42-44页 | 附录Ⅴ:实验班对照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成绩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