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立法中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3页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GSK案中的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案件的基本事实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案件争议的焦点 | 第15-19页 | 一、营销活动本身能否等同于营销性无形资产 | 第15-16页 | 二、“常规的”与“非常规的”营销费用的区分界限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营销性无形资产所有权归属和利润分配的特殊性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营销性无形资产所有权归属的特殊性 | 第19-22页 | 一、营销性无形资产所有权归属认定中的特殊问题 | 第19-20页 | 二、GSK案中美国对营销性无形资产权属的认定规则 | 第20-21页 | 三、营销性无形资产所有权归属认定的不同观点及分析 | 第21页 | 四、本文观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营销性无形资产的利润分配的特殊性 | 第22-27页 | 一、营销性无形资产的利润分配中的特殊问题 | 第22-24页 | 二、营销性无形资产的利润分配中的不同观点及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调整方法选择分析 | 第27-38页 | 第一节 基于价格的转让定价方法分析 | 第27-32页 | 一、独立交易原则 | 第27-28页 | 二、总利润原则--全球公式法 | 第28-29页 | 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适用性分析 | 第29-30页 | 四、再销售价格法适用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五、成本加成法适用性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基于利润的转让定价方法分析 | 第32-38页 | 一、交易利润法适用性分析 | 第32-33页 | 二、剩余利润分割法适用性分析 | 第33-38页 | 第四章 我国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我国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制度的不足 | 第38-40页 | 一、营销性无形资产定义不明确 | 第38-39页 | 二、缺乏规制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具体规定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制度的完善 | 第40-46页 | 一、明确界定营销性无形资产的范围 | 第40-41页 | 二、明确制定营销性无形资产的利润分配规则 | 第41-42页 | 三、为营销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调整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引 | 第42页 | 四、建立健全营销性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 | 第41-43页 | 五、引入定期调整制度,赋予税务机关事后调整的权力 | 第43-44页 | 六、适用预约定价制度以降低征税的不确定性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