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 国外关于地方公债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国内关于地方自行发债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观点评述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 | 第20-21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 地方政府发债的理论依据 | 第22-31页 | · 地方政府债券概述 | 第22-26页 | · 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以及特点 | 第22-23页 | · 地方政府债券的种类 | 第23-24页 | · 地方政府债券的功能 | 第24-25页 | · 地方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25-26页 | ·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6-27页 | · 公共品理论 | 第27-29页 | · 地方政府债券的国际现状 | 第29-31页 | 3. 我国地方债的历史及现状 | 第31-41页 | · 我国地方债的历史 | 第31-34页 | · 禁止发行阶段 | 第31-32页 | · 中央代理发行阶段 | 第32-33页 | · 地方自行发行试点阶段 | 第33-34页 | · 我国地方债的现状 | 第34-38页 | · 债务规模 | 第34-35页 | · 债务产生和发展情况 | 第35-36页 | · 债务余额年度变化情况 | 第36页 | · 债务余额结构情况 | 第36-38页 | · 债务负担总体情况 | 第38页 | · 我国地方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 多头举债,举债程序不透明 | 第38-39页 | · 偿债意识淡薄,还债能力弱 | 第39页 | · 债务资金违规取得,且使用不规范 | 第39-41页 | 4.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第41-53页 |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积极效应 | 第41-42页 | ·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 第42-47页 | · 规范地方融资体制的需要 | 第43页 | · 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 第43-45页 | · 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 第45页 | · 化解地方财政困境的需要 | 第45-47页 | ·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可行性分析 | 第47-51页 | · 体制基础 | 第47页 | · 经济基础 | 第47-48页 | · 市场环境方面 | 第48-51页 | · 实践经验方面 | 第51页 | ·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战略选择 | 第51-53页 | 5. 地方政府债券的举债程序与管理制度设计 | 第53-64页 | · 国际经验借鉴 | 第53-57页 | · 美国的市政债券 | 第54-56页 | ·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 | 第56-57页 | · 举债程序制度设计 | 第57-60页 | · 发行方面 | 第57-59页 | · 流通方面 | 第59页 | · 偿债保障方面 | 第59-60页 | · 债务管理制度设计 | 第60-64页 | ·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60-61页 | · 建立独立的政府债务管理机构 | 第61页 | · 建立完整的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模式 | 第61-62页 | · 建立科学的政府债务风险检测预警体系 | 第62-63页 | · 建立健全的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0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