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含砷废渣的来源及环境危害 | 第16页 |
· 含砷废渣的来源 | 第16页 |
· 含砷废渣的环境危害 | 第16页 |
· 含砷废渣处理处置现状 | 第16-19页 |
· 稳定化固化处理 | 第16-17页 |
· 回收有价成分 | 第17-18页 |
· 生产建筑材料 | 第18-19页 |
· 烧结技术机理 | 第19-22页 |
· 烧结技术成陶机理 | 第19-21页 |
· 烧结技术产气机理 | 第21-22页 |
·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试验装置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26页 |
· 原料的化学性质 | 第23-25页 |
· 原料的物理性质 | 第25页 |
· 含砷废渣中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 | 第25-26页 |
· 试验程序 | 第26页 |
· 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26页 |
· 砷的质量浓度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砷的浸出特性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7页 |
· 矿物晶相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砷的环境释放行为机理研究 | 第28-34页 |
· 含砷化合物的热力学分析 | 第28-31页 |
· 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化情况研究 | 第31-32页 |
· 含砷废渣中砷的浸出特性研究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与矿物相结构的关系 | 第34-39页 |
· 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研究 | 第34-36页 |
· 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定行为 | 第34-35页 |
· 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浸出特性 | 第35-36页 |
· 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矿物相结构 | 第36-39页 |
· 烧结过程矿物形态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 烧结体微观形貌分析 | 第37-39页 |
第六章 不同添加组分对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及矿物相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39-59页 |
· SiO_2对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39-42页 |
· SiO_2对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定行为的影响 | 第40-41页 |
· SiO_2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 Al_2O_3对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42-45页 |
· Al_2O_3对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定行为的影响 | 第43-44页 |
· Al_2O_3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 CaO 对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及矿物相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45-54页 |
· CaO 对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定行为的影响 | 第46-47页 |
· CaO 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 CaO 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矿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0-54页 |
· MgO 对含砷废渣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及矿物相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54-59页 |
· MgO 对含砷废渣中砷的固定行为的影响 | 第54-55页 |
· MgO 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 MgO 对含砷废渣高温烧结体中砷的矿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6-59页 |
第七章 添加氧化钙含砷废渣烧结体性能研究 | 第59-63页 |
· 试验装置 | 第59页 |
· 试验材料 | 第59-60页 |
· 试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 第59页 |
· 试验材料的化学性质 | 第59-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0页 |
· 堆积密度 | 第60页 |
· 吸水率 | 第60页 |
· 抗压强度 | 第60页 |
· 试验设计 | 第60-61页 |
· 烧结体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 烧结体吸水率特性 | 第61页 |
· 烧结体抗压强度特性 | 第61-6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