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反思与实践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一)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体验”的内涵 | 第12-13页 | 2.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 | 第13-14页 | (二)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1.生命哲学理论 | 第14-15页 | 2.接受美学理论 | 第15页 | 3.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二、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17-21页 | (一)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1.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 | 第17-18页 | 2.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 第18页 | (二)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的意义 | 第18-21页 | 1.加强课堂教学生成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第18-19页 | 2.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 第19页 | 3.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 第19-21页 | 三、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 第21-35页 | (一)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情况 | 第21-31页 | 1.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21-26页 | 2.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26-31页 | (二)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 第31页 | 1.注重创设情境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第31页 | 2.预留思考时间,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有所提升 | 第31页 | (三)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反思及原因探析 | 第31-35页 | 1.体验内容难易程度差异较大,不符合学生实际 | 第31-32页 | 2.情感体验氛围虽然活跃,但缺乏真情实感 | 第32页 | 3.预设答案过多,教师误解师生“平等对话”关系 | 第32-33页 | 4.师生拓展训练意识不强,体验升华空间受限 | 第33页 | 5.教师评价缺乏具体性,忽视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 第33-35页 | 四、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 第35-55页 | (一)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寻找最佳体验内容 | 第35-38页 | 1.调查阅读期待,明确体验方向 | 第35-36页 | 2.借助“前理解”,优化体验内容 | 第36-38页 | (二)与文本对话,引发情感共鸣 | 第38-43页 | 1.以读生情,在朗读中体验情感 | 第38-40页 | 2.以情怡情,借生活经验感悟情感 | 第40-41页 | 3.以境唤情,从情境中探寻情感 | 第41-43页 | (三)扩大体验范围,引导学生多元体验 | 第43-48页 | 1.弱化体验限制,扩大阅读范围 | 第43-44页 | 2.找到矛盾处和质疑点,多角度探析文本内涵 | 第44-46页 | 3.品悟语言的魅力,灵活选择体验方法 | 第46-48页 | (四)以拓展训练为支撑,逐步深化体验层次 | 第48-50页 | 1.与相关作品联读,拓展体验宽度 | 第48页 | 2.注重仿写和补白,延伸体验深度 | 第48-50页 | (五)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 第50-55页 | 1.提高针对性评价能力,树立学生体验自信心 | 第50-52页 | 2.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一 | 第58-61页 | 附录二 | 第61-63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