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3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22页 |
1.3.1 关于心理距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2 共同创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21-22页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22-25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3 本文的结构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5-33页 |
2.1 理论综述 | 第25-28页 |
2.1.1 解释水平理论 | 第25-26页 |
2.1.2 共同创造 | 第26-27页 |
2.1.3 参与意愿 | 第27-28页 |
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8-32页 |
2.2.1 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 | 第28页 |
2.2.2 心理距离与共同创造 | 第28-29页 |
2.2.3 解释水平与共创参与意愿 | 第29-30页 |
2.2.4 心理距离各个维度间的交互作用影响 | 第30-31页 |
2.2.5 消费者共创参与意愿与事后品牌购买行为 | 第31页 |
2.2.6 共创活动类型的调节作用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共创活动前的消费者在线参与意愿实验研究 | 第33-42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33-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3.1.2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3.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37-41页 |
3.2.1 实验数据收集 | 第37页 |
3.2.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7-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共创活动进行中的消费者在线参与意愿实证研究 | 第42-64页 |
4.1 变量的解释与测量 | 第42-43页 |
4.2 调查对象 | 第43-44页 |
4.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44-45页 |
4.4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5-47页 |
4.5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4.6 利用SPSS的数据分析 | 第48-60页 |
4.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4.6.2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50页 |
4.6.3 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4.6.4 主成分分析 | 第52-54页 |
4.6.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4.6.6 交互作用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57-58页 |
4.6.7 共创活动类型的调节作用 | 第58-60页 |
4.7 AMOS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分析 | 第60-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及企业共创策略建议 | 第64-71页 |
5.1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4-68页 |
5.1.1 共创活动前心理距离各维度对消费者线上参与意愿的作用 | 第64-65页 |
5.1.2 共创进行中时间距离对消费者线上参与意愿的作用 | 第65页 |
5.1.3 共创进行中社会距离对消费者线上参与意愿的作用 | 第65-66页 |
5.1.4 共创进行中假设性距离对消费者线上参与意愿的作用 | 第66页 |
5.1.5 心理距离维度间的交互对消费者线上参与意愿的影响作用 | 第66-67页 |
5.1.6 消费者的线上参与共创意愿对他们的产品购买意愿的作用 | 第67页 |
5.1.7 共创活动类型的调节作用 | 第67-68页 |
5.2 企业吸引消费者在线参与共创活动的策略建议 | 第68-70页 |
5.2.1 共创活动的宣传开始期不要太早,宣传活动要拉近消费者 | 第68-69页 |
5.2.2 共创活动的持续时间要足够 | 第69页 |
5.2.3 对共创活动的宣传要重视群众和社区的影响力 | 第69页 |
5.2.4 活动奖励设计要突出力度而不是概率,力度要够大、够吸引力 . 60 5.2.5 不同类型的共创活动,举行频率和关注要点有所差异 | 第69页 |
5.2.5 不同类型的共创活动,举行频率和关注要点有所差异 | 第69-70页 |
5.2.6 将消费者的共创参与意愿向购买意愿转化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79-82页 |
附录2实验设计方案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