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一、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 | 第8页 |
二、 绩效技术的发展完善,对教育技术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 第8页 |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绩效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绩效技术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13-14页 |
一、 绩效技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对象范围 | 第14页 |
第二节 绩效技术的特性 | 第14-15页 |
一、 整体性 | 第14页 |
二、 程序性 | 第14页 |
三、 效益性 | 第14-15页 |
四、 应用性 | 第15页 |
五、 合作性 | 第15页 |
第三节 绩效技术的基本模式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的因素解析 | 第17-32页 |
第一节 绩效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一、 绩效技术追求效益最大化,并且在企业培训领域得到了成熟应用 | 第17页 |
二、 绩效技术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 | 第17页 |
三、 基于绩效技术的培训能解决一般培训不能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18-28页 |
一、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18页 |
二、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18-26页 |
三、 问卷总结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的绩效分析 | 第28-30页 |
一、 意识与态度 | 第28-29页 |
二、 知识与技能 | 第29页 |
三、 应用与创新 | 第29-30页 |
四、 社会责任 | 第30页 |
第四节 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一、 知识与技能 | 第30-31页 |
二、 内在能力 | 第31页 |
三、 外部因素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干预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 第32-34页 |
一、 干预方案的选择 | 第32-33页 |
二、 干预方案的设计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干预方案的实施与组织变革 | 第34-36页 |
一、 干预方案的实施与变革 | 第34-35页 |
二、 干预方案实施与变革可能遇到的困难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绩效评价 | 第36-42页 |
第一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第二节 评价标准量表的设计、制定 | 第36-40页 |
一、 问卷的设计 | 第36-37页 |
二、 问卷的内容及结果统计 | 第37-40页 |
第三节 评价方案的实施 | 第40-42页 |
一、 形成性评价 | 第40页 |
二、 总结性评价 | 第40-41页 |
三、 证实性评价 | 第41页 |
四、 元评价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期望 | 第43-44页 |
一、 研究的不足 | 第43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日照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 第46-49页 |
附表 日照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评价量表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