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2.1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含义 | 第14-16页 |
2.1.1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界定 | 第14-15页 |
2.1.2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界定 | 第15-16页 |
2.2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创新的基本内容 | 第16-17页 |
2.2.1 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化建设 | 第16页 |
2.2.2 劳动保障监察的管理体制和宣传实效 | 第16-17页 |
2.2.3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 第17页 |
2.2.4 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手段 | 第17页 |
2.3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2.3.1 地位和作用 | 第17-18页 |
2.3.2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创新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湖南长沙岳麓区为例 | 第19-28页 |
3.1 湖南长沙岳麓区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现况 | 第19-22页 |
3.1.1 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 第19-20页 |
3.1.2 严格的行政执法程序 | 第20-21页 |
3.1.3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和主办监察员制度 | 第21页 |
3.1.4“两网化”建设 | 第21页 |
3.1.5 涉企检查备案及“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 | 第21-22页 |
3.1.6 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建设 | 第22页 |
3.2 长沙市岳麓区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缺陷 | 第22-26页 |
3.2.1 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缺陷 | 第22-23页 |
3.2.2 劳动保障监察体制仍尚不健全 | 第23-24页 |
3.2.3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的建设还滞后 | 第24-25页 |
3.2.4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外部因素产生影响 | 第25-26页 |
3.3 长沙市岳麓区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1 劳动保障监察立法不健全 | 第26页 |
3.3.2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管理的体制不科学 | 第26页 |
3.3.3 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未得到政府的重视 | 第26页 |
3.3.4 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不够完善 | 第26-28页 |
第4章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28-31页 |
4.1 国外劳动监察机制的概况 | 第28-29页 |
4.1.1 美国的独立职业模式 | 第28页 |
4.1.2 日本的垂直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4.1.3 俄罗斯的政府和工会双监察机制 | 第29页 |
4.2 国外地方政府劳动监察机制先进的经验 | 第29-30页 |
4.2.1 美国地方政府劳动监察机制的先进经验——法律的权威性、职业化培养体系和重视职业安全卫生 | 第29页 |
4.2.2 日本地方政府劳动监察机制的先进经验——中央垂直管理和成员多元的中央劳动委员会 | 第29-30页 |
4.2.3 俄罗斯地方政府劳动监察机制的先进经验——相对独立的政府机构和工会组织 | 第30页 |
4.3 国外经验对我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创新的启示 | 第30-31页 |
第5章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创新的对策 | 第31-37页 |
5.1 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立法 | 第31-32页 |
5.1.1 进一步修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 第31页 |
5.1.2 健全职业安全卫生专项立法 | 第31-32页 |
5.1.3 完善劳动保障违法中刑事责任处罚的规定 | 第32页 |
5.2 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制和宣传手段 | 第32-33页 |
5.2.1 实行劳动保障监察垂直的管理体制 | 第32页 |
5.2.2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 | 第32-33页 |
5.2.3 加强劳动保障的法制宣传 | 第33页 |
5.3 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的队伍建设 | 第33-34页 |
5.3.1 配齐配强劳动保障监察人员 | 第33-34页 |
5.3.2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培训 | 第34页 |
5.3.3 改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条件 | 第34页 |
5.4 进一步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的手段 | 第34-37页 |
5.4.1 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 第34-35页 |
5.4.2 建立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制度 | 第35页 |
5.4.3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监督的考核评价机制 | 第35-36页 |
5.4.4 逐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法制建设,理顺执法体制、构建监督体系 | 第36-3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