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立法及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7页 |
一、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性质 | 第17-20页 |
一、关于惩罚性赔偿性质的几种学说及其评析 | 第17-18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性质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 第20-23页 |
一、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惩罚功能 | 第20-21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威慑功能 | 第21页 |
三、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激励功能 | 第21页 |
四、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补偿功能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23-38页 |
第一节 域外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宏观层面考察 | 第23-32页 |
一、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两大法系的不同命运及其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两大法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三、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未来发展 | 第32页 |
第二节 域外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微观层面考察 | 第32-38页 |
一、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责任主体 | 第33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 | 第33-34页 |
三、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客观要件 | 第34-35页 |
四、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金额的确定及相关问题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及其立法理由分析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探索及确立 | 第38-43页 |
一、理论界关于在我国确立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与探讨 | 第38-40页 |
二、《侵权责任法》之前相关立法的规定及其评析 | 第40-42页 |
三、民法典草案或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对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 | 第42页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二审稿、三审稿的规定 | 第42-43页 |
五、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的正式确立 | 第43页 |
第二节 关于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理由的多维视角分析 | 第43-48页 |
一、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43-44页 |
二、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分析 | 第44页 |
三、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完善及侵权责任功能的重新认识 | 第44-45页 |
四、对公私法二元划分的反思 | 第45页 |
五、我国法律继受与借鉴上的实用主义 | 第45-46页 |
六、我国社会现实需要和法制现状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立法的评析与完善 | 第48-61页 |
第一节 对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立法的评析 | 第48-53页 |
一、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立法的积极意义 | 第48-49页 |
二、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 | 第49-53页 |
第二节 关于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53-61页 |
一、对主观要件的完善建议 | 第54页 |
二、放宽对损害后果的限制 | 第54-56页 |
三、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金额的合理确定及归属 | 第56-59页 |
四、对相关法律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