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酶及辅酶论文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8 页
ABSTRACT第8-10 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7 页
  1.1 血栓疾病及溶栓剂第10-14 页
    1.1.1 血栓性疾病第10-12 页
      1.1.1.1 凝血系统及溶检系统第10-11 页
      1.1.1.2 血栓产生原因第11 页
      1.1.1.3 常见血检性疾病第11-12 页
    1.1.2 溶栓剂第12-14 页
      1.1.2.1 溶栓剂作用原理第12 页
      1.1.2.2 第一代溶栓剂第12 页
      1.1.2.3 第二代溶栓剂第12-14 页
      1.1.2.4 第三代溶栓剂第14 页
  1.2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第14-25 页
    1.2.1 纳豆激酶的历史第14 页
    1.2.2 纳豆激酶的基因和蛋白质结构第14-15 页
    1.2.3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第15 页
    1.2.4 纳豆激酶的生化性质第15-16 页
    1.2.5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第16-17 页
      1.2.5.1 纤维蛋白平板法第16 页
      1.2.5.2 纤维蛋白块溶解时间法第16-17 页
      1.2.5.3 四肽底物法第17 页
      1.2.5.4 血清板法第17 页
      1.2.5.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第17 页
    1.2.6 纳豆激酶的溶栓性能第17-19 页
      1.2.6.1 纳豆激酶的药理学研究第18 页
      1.2.6.2 纳豆激酶药效学研究第18-19 页
    1.2.7 纳豆激酶的制备第19-21 页
      1.2.7.1 纳豆激酶发酵研究第19 页
      1.2.7.2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第19-21 页
    1.2.8 纳豆激酶产品状况第21-22 页
    1.2.9 肠溶药物的开发现状第22-25 页
      1.2.9.1 肠溶药物的制备方法第22-23 页
      1.2.9.2 常用肠溶溶药物包衣材料第23-25 页
  1.3 立论依据和课题来源第25 页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5-27 页
第二章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第27-43 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3 页
    2.1.1 实验材料第27-28 页
      2.1.1.1 AKTA Explorer 100分离纯化快速开拓系统第27 页
      2.1.1.2 其它主要仪器设备第27-28 页
      2.1.1.3 主要试剂第28 页
    2.1.2 实验方法第28-33 页
      2.1.2.1 纳豆激酶的液体发酵第28-29 页
      2.1.2.2 纳豆激酶的活力测定方法第29-30 页
      2.1.2.3 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考马斯亮蓝法第30-31 页
      2.1.2.4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第31-32 页
      2.1.2.5 SDS-PAGE第32-33 页
  2.2 实验结果第33-41 页
    2.2.1 纳豆激酶的液体发酵第33-34 页
    2.2.2 硫酸铵沉淀和色谱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第34-39 页
      2.2.2.1 发酵液预处理第34 页
      2.2.2.2 乙醇沉淀结果第34-35 页
      2.2.2.3 硫酸按沉淀结果第35 页
      2.2.2.4 凝胶层析第35-37 页
      2.2.2.5 离子交换层析第37-38 页
      2.2.2.6 SDS-PAGE非连续电泳第38-39 页
    2.2.3 透析和色谱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第39-41 页
      2.2.3.1 透析第39 页
      2.2.3.2 离子交换层析第39-40 页
      2.2.3.3 SDS-PAGE第40-41 页
  2.3 讨论第41-42 页
  2.4 本章小节第42-43 页
第三章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第43-65 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3-48 页
    3.1.1 实验材料第43-44 页
      3.1.1.1 主要仪器设备第43 页
      3.1.1.2 主要试剂第43-44 页
    3.1.2 实验方法第44-48 页
      3.1.2.1 酶活测定方法第44 页
      3.1.2.2 SDS-PAGE非连续电泳第44 页
      3.1.2.3 纳豆激酶的分子量第44 页
      3.1.2.4 纳豆激酶反应最适温度的确定第44 页
      3.1.2.5 纳豆激酶的最适pH第44-45 页
      3.1.2.6 纳豆激酶的作用方式第45 页
      3.1.2.7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分析第45-46 页
      3.1.2.8 抑制剂和变性剂对酶活的影响第46 页
      3.1.2.9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46 页
      3.1.2.10 稳定性第46-47 页
      3.1.2.11 肠溶微丸的制备方法第47 页
      3.1.2.12 肠溶微丸效果的测定第47-48 页
  3.2 实验结果第48-62 页
    3.2.1 纳豆激酶的分子量第48-49 页
    3.2.2 最适温度第49-50 页
    3.2.3 最适pH第50 页
    3.2.4 纳豆激酶的作用方式第50-51 页
    3.2.5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分析第51-52 页
    3.2.6 抑制剂和变性剂对酶活的影响第52 页
    3.2.7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52-53 页
    3.2.8 稳定性第53-57 页
      3.2.8.1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第54 页
      3.2.8.2 pH对稳定性的影响第54-55 页
      3.2.8.3 保温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第55-56 页
      3.2.8.4 添加不同物质对热稳定性的影响第56-57 页
    3.2.9 纳豆激酶肠溶药物的研究第57-62 页
      3.2.9.1 不同CaCl_2浓度下面NK包埋率的研究第57 页
      3.2.9.2 海藻酸钙胶珠肠溶释放度的研究第57-58 页
      3.2.9.3 不同CAP浓度下包埋率的研究第58-59 页
      3.2.9.4 不同蛋白质浓度下面 CAP肠溶微丸包埋率的研究第59-60 页
      3.2.9.5 CAP肠溶微丸肠溶溶效果的测定第60 页
      3.2.9.6 添加不同辅料对纳豆激酶活力保存的影响第60-61 页
      3.2.9.7 海藻酸钙胶囊和 CAP肠溶微丸的比较第61-62 页
  3.3 讨论第62-63 页
    3.3.1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的目标第62 页
    3.3.2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研究的意义第62-63 页
    3.3.3 肠溶微丸的制备第63 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 页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第65-67 页
  4.1 结论第65-66 页
  4.2 建议第66-67 页
参考文献第67-72 页
致谢第72 页

本篇论文共72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
硅橡胶/硅树脂复合微粉的研究
羧甲基纤维素耐热改性研究
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分散共聚
新型二醚类外给电子体对丙烯聚合负
Ca(Zn1/3Nb2/3
新型银系无机抗菌剂及抗菌胶衣树脂
重组大肠杆菌生物转化法制备手性药
近临界水中若干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
医用钴基合金组织结构和磨损性能的
细胞膜仿生纳米传递体系的研究
离子交联壳聚糖基胃漂浮给药系统的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的工艺研究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卡马西平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改进及模拟分析
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酶催化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的研究
N-烃基吡咯烷酮合成工艺研究
管道冲蚀破坏的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离研究—
雷公藤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分离研究—
去甲万古霉素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拆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合成与性能研究
咪唑类杂环卡宾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
超临界CO2萃取青蒿素及
热处理对La-Mg-Ni-Co系贮氢电极合金
用于丙烯高温聚合的新型助催化剂的
人工分子伴侣体系辅助溶菌酶复性的
2,3-二甲基吡啶的催化合成研究
糖化设备搅拌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数值
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季铵化反应规
水泥专用丁苯胶乳的制备与表征
水泥专用丁苯胶乳的工业化和应用研
呋喃苯胺酸的合成研究
酶法降解玉米皮制备功能性寡糖的研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与性能及HPMA催
烧结NdFeB永磁体化学镀防腐研究
二甲氧基丙酮的合成
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
海因系聚合物的合成、氯化及其抗菌
La-Mg-Ni-Co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相结构
La1.8Ca0.2
多元合金化和球磨改性处理对V基固溶
黄色短杆菌催化糊精合成海藻糖的研
开放式数控系统及其在数控刻楦机中
药物定量构效关系建模新方法研究
合成甲醇精制过程的优化
丙烯腈回收塔堵塞故障研究与改进
关键工艺参数和合金元素对烧结NdFe
快淬NdFeB磁粉及其粘结磁体磁性能的
普利沙星中间体的合成与研究
Ti-Cr-V系储氢合金的微结构及储氢特
双敏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CA/EVA共混物和部分水解聚醋酸乙烯
柱层析法复性重组人γ-干扰素包涵体
纤维相复合强化Cu-6%Ag合金及其稀土
无卤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协同阻燃性
4Cr5MoSiV钢液态模锻锻模质量分析与
Co-W电刷镀层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丙醛氧化制丙酸工艺技术开发
小波神经网络及其在化工建模中的应
含双结晶链段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结
雷贝拉唑钠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雷贝拉唑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HFC-125合成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含高分子刷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与表
环己胺的合成研究
粉体超微化及烧结助剂引入对碳化硅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2-甲氧基丙烯合成研究
改性铜铬加氢催化剂的开发
微量氟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析晶、结构
固体硫酸羟胺和盐酸羟胺的制备
刚玉—莫来石复相窑具热震稳定性的
膜分离技术回收HCFC-22装置副产的H
环戊胺合成的研究
微量钛对灰口铸铁加工性能影响的研
化学镀Ni工业化相关技术研究
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的钎焊工艺
电刷镀Ni-W涂层的高温性能及应用研
铸造表面粗糙度研究
点焊铝合金时点焊电极磨损研究
球墨铸铁件缩孔缩松缺陷影响因素的
空调与制冷用高效节能内螺纹铜管高
组织化培养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反
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降
区域性UDDI注册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PWLAN网络的设计及其传播模型校正
静态图像压缩技术在DSP上的实现
多业务PDH单片FPGA解决方案
光纤自动耦合系统与塑料光纤光栅传
开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及其收敛性
LD抽运微片激光器研究
DVB-T接收机内码系统的硬件实现
确认模式的多通道生物认证系统实现
工业燃气远程集抄系统——信号集中
嵌入式数字X线诊断仪应用软件的设计
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
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旋转机械离线状态
旋转机械实时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研
模式化开发网络设备日志管理系统
搜索引擎中的数据存储问题研究
BitTorrent系统中可扩展性的研究
“细菌—噬菌体”联合生物计算机的
基于J2EE的E-Learning平台的设计与
基于日志分析的网络监视系统的设计
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项建立的自动化
基于Struts与设计模式的网上购书系
汉字文本图处理与手写体汉字识别
分布式VOD视频服务器的研究和设计
基于单片FPGA的数字复接系统设计
基于ARM和DSP的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
分布式移动网管系统的设计
 
纳豆激酶论文 分离纯化论文 凝胶层析论文 离子交换论文 酶学性质论文 肠溶微丸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幽**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