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2.1 互联网金融概念 | 第18-19页 | 2.2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概念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3.1 国外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2 国内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4 国内外基于TAM等理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的实证研究 | 第22-23页 | 2.5 国内外基于UTAUT模型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的实证研究 | 第23-24页 | 2.6 研究理论概述 | 第24-28页 | 2.6.1 TAM理论 | 第24页 | 2.6.2 UTAUT模型 | 第24-26页 | 2.6.3 感知风险理论 | 第26-27页 | 2.6.4 感知成本理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8-34页 | 3.1 模型的构建 | 第28-30页 | 3.1.1 模型中各主要参考变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3.1.2 模型的提出 | 第29-3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3.2.1 用户感知因素与用户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3.2.2 用户行为意向与用户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31页 | 3.3 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 第31-34页 | 3.3.1 问卷项目设计 | 第31-32页 | 3.3.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分析 | 第34-40页 | 4.1 数据分析方法说明 | 第34-35页 |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页 | 4.1.2 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 | 第34页 | 4.1.3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4-35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4.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五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第40-45页 | 5.1 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 第40-41页 | 5.2 模型修正 | 第41-42页 | 5.3 假设检验结果及解释 | 第42-43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5-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6.2 建议 | 第45-51页 | 6.2.1 努力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使用意向 | 第45-46页 | 6.2.2 加快构建大数据征信体系,降低用户感知风险 | 第46-47页 | 6.2.3 增强用户努力期望,提升用户参与度与忠诚度 | 第47页 | 6.2.4 加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为用户创造便利条件 | 第47-48页 | 6.2.5 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用户绩效期望 | 第48-49页 | 6.2.6 加强品牌建设 | 第49-51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1-53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51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