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活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及其光聚合性能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原料与辅助材料论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论文单体论文
活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及其光聚合性能研究
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页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符号说明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3页
  1.1 光聚合概述第19页
  1.2 光聚合体系第19-23页
    1.2.1 光引发剂第20-21页
    1.2.2 低聚物第21-22页
    1.2.3 活性稀释剂第22-23页
  1.3 丙烯酸酯单体研究进展第23-31页
    1.3.1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第23-25页
    1.3.2 双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第25-26页
    1.3.3 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第26-28页
    1.3.4 具有特殊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第28-31页
  1.4 可见光固化齿科修复树脂第31-41页
    1.4.1 树脂基质研究现状第31-35页
    1.4.2 樟脑醌/胺光引发剂体系第35-36页
    1.4.3 胺助引发剂研究现状第36-41页
  1.5 论文选题思路第41-43页
第二章 高活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其光聚合性能研究第43-53页
  2.1 前言第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2.2.1 试剂第43-44页
    2.2.2 仪器第44页
    2.2.3 合成部分第44-45页
      2.2.3.1 半酯AEOEA的合成第45页
      2.2.3.2 单体AEHMPM的合成第45页
    2.2.4 实时红外光谱测试(RTIR)第45-46页
    2.2.5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2.3.1 高活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第46-47页
      2.3.1.1 红外光谱第46-47页
      2.3.1.2 核磁表征第47页
    2.3.2 光聚合动力学测试第47-51页
      2.3.2.1 不同引发剂对单体AEHMPM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47-48页
      2.3.2.2 引发剂浓度对单体AEHMPM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48-49页
      2.3.2.3 光强对单体AEHMPM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49-50页
      2.3.2.4 单体AEHMPM与TMPTA光聚合动力学对比第50-51页
    2.3.3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51页
  2.4 本章结论第51-53页
第三章 齿科修复树脂用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其光聚合性能研究第53-65页
  3.1 前言第53页
  3.2 实验部分第53-58页
    3.2.1 试剂第53-54页
    3.2.2 仪器第54页
    3.2.3 合成部分第54-56页
      3.2.3.1 半酯MEOEA的合成第55页
      3.2.3.2 单体HMPMA的合成第55-56页
    3.2.4 实时红外光谱测试(RTIR)第56页
    3.2.5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56页
    3.2.6 体积收缩测定第56-57页
    3.2.7 吸水性和溶解性测定第57页
    3.2.8 细胞毒性测定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3.3.1 光聚合动力学测试第58-61页
      3.3.1.1 引发剂体系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58-59页
      3.3.1.2 光强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59-60页
      3.3.1.3 与齿科修复树脂商用单体TEGDMA的对比第60-61页
    3.3.2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61页
    3.3.3 吸水性、溶解性以及体积收缩测试第61-62页
    3.3.4 固化后材料的细胞毒性测试(MTT)第62-63页
  3.4 本章结论第63-65页
第四章 齿科修复树脂用胺助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聚合性能研究第65-75页
  4.1 前言第65页
  4.2 实验部分第65-68页
    4.2.1 试剂第65-66页
    4.2.2 仪器第66页
    4.2.3 合成部分第66-67页
    4.2.4 实时红外光谱测试(RTIR)第67页
    4.2.5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67页
    4.2.6 体积收缩测定第67-68页
    4.2.7 吸水性和溶解性测定第68页
    4.2.8 细胞毒性测定第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3页
    4.3.1 光聚合动力学测试第68-70页
      4.3.1.1 引发剂体系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68-69页
      4.3.1.2 光强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第69-70页
      4.3.1.3 与商用胺助引发剂EDAB的光聚合动力学对比第70页
    4.3.2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70-71页
    4.3.3 吸水性、溶解性以及体积收缩测试第71-72页
    4.3.4 固化后材料的细胞毒性测试(MTT)第72-73页
  4.4 本章结论第73-75页
第五章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致谢第85-8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9页
作者简介第89-91页
导师简介第91-92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2-93页

本篇论文共93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活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及其光聚合
杜仲胶/天然橡胶共混胶的相态分布和
硅钛低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磺酸盐/羧酸盐复合型水性聚氨酯的合
阻燃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的制备及其
含硅光聚合单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木糖生物合成L-苹果酸的代谢工程研
基于气流动力学分析的缓冲罐优化设
常压储罐群综合检测与风险评估
过渡金属碳化物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性
纳米棒的分散和取向对嵌段共聚物纳
三金属Ru13@Pt42-
碳包覆过渡金属化合物纳米晶的制备
矿井巷道虚拟漫游系统研究与实现
激光冲击双相钛合金TC17强化机理及
基于生态足迹的“双高”产品筛选方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SBR组合工艺处
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运输模型研究
金属磁流体密封的数值分析和试验研
基于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的故障特征
坦克火控系统稳定精度检测平台的研
“职场欺凌”下旁观者道德行为取向
焊管厂带卷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磁共振成像谱仪的智能测试研究
1300KN微结构注塑机合模系统的优化
基于VRGIS的智慧旅游系统研究与实现
高压流体黏度测试装置的设计及聚合
基于香豆素基团的光聚合光响应体系
MOFs热解制备炭纳米材料研究
碳酸钙在液体硅橡胶中的分散方法研
以苯氧基聚磷腈为前驱体制备多孔多
基于网络分析的化工过程故障检测方
危险化学品知识培训与考核平台的研
α-半水硫酸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
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烯新技术的研究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
连续聚合反应牌号切换过渡过程的多
咪唑基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对油中噻
高温韧性环氧树脂及其快速成型复合
慢回弹聚氨酯泡沫用匀泡剂的合成
干喷湿纺中溶剂扩散和PAN纤维结构的
POE、INFUSE、SEBS、LLDPE对聚丙烯
废橡胶裂解炭性能研究及废橡胶发电
氯乙烯悬浮聚合用抗冲组分设计及抗
聚合物类固态等温热压印工艺及原理
分子模拟在生物基增塑剂中的应用
两性离子改性双极膜中间层的制备
可控正离子聚合制备SIBS三嵌段共聚
热可逆交联剂锌盐的制备及其对PVC的
高温焦炉气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应
环己烷氧化釜优化调整
浓醪发酵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硝铵复合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甲胺生产装置技术改造研究
全生物基聚酯的合成与制备以及聚丁
双螺杆挤出机支撑元件流场模拟与实
纤维毡油水分离特性的研究及应用
喷嘴可调式地面注水射流泵系统试制
表面接枝MgO的碳纤维/尼龙6导热绝缘
纤维素纳米晶橡胶基功能复合材料的
芳樟醇/季铵化壳聚糖/鱼明胶乳化抗
基于图像处理的高分子材料一致性比
PE、ABS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
聚苯胺/碳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制备及
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碳化研究
新型离聚体基定形相变储能片材的制
褐煤两级氧化制羧基化学品及其结构
机械密封复合密封环的覆层端面性能
改性活性炭吸附还原NO研究
铁基离子液体/PEGDE的氧化脱硫动力
有机相中铁盐增溶调控及其氧化脱硫
Ce-PbO2/C电极强化SBBR
聚天门冬氨酸对潮土中汞环境行为的
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与矿区环境遥感
京津冀地区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可溶性包装膜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转子及管道振动
油气两相回流泵送密封的性能研究
复合调控混合型气体密封的调控方法
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稀疏表征与重构
聚合物熔体微液滴喷射自由成形技术
迷宫密封间隙流场可视化及密封减振
脉动抑制装置流场分析与实验研究
透皮给药聚合物微针的系统设计与微
表面亲疏水特性对形貌测量的影响
基于多目视觉的车道偏移检测
BJC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非线性负荷随机特性分析与动态测试
永磁同步电机的抗干扰控制方法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PE19蛋白的表达纯化及
明胶功能化改性及作为骨修复材料的
 
光聚合论文 实时红外论文 动态力学分析论文 齿科修复材料论文 半酯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jianyu0**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