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环季酮酸类、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论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44页 | 1.1 农药的发展概论 | 第12-16页 | 1.1.1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14页 | 1.1.2 农药的演变 | 第14-15页 | 1.1.3 农药与农业生产 | 第15页 | 1.1.4 杀螨剂 | 第15-16页 | 1.2 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1.2.1 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的作用机制 | 第16-17页 | 1.2.2 螺螨酯的发现和合成 | 第17-19页 | 1.2.3 螺甲螨酯的发现和合成 | 第19-20页 | 1.2.4 螺虫乙酯的发现和合成 | 第20-23页 | 1.2.5 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的改造 | 第23页 | 1.2.6 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1.3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28-39页 | 1.3.1 喹螨醚的作用机制 | 第28-29页 | 1.3.2 喹唑啉酮和喹螨醚的合成 | 第29-32页 | 1.3.3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32-39页 | 1.4 新农药的创制 | 第39-41页 | 1.4.1 新农药的创制势在必行 | 第39页 | 1.4.2 农药创制方法 | 第39-41页 |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工作内容 | 第41-44页 | 2 螺环季酮类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测试 | 第44-68页 | 2.1 仪器与药品 | 第44-46页 | 2.1.1 所用仪器 | 第44-45页 | 2.1.2 所用药品 | 第45-46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6-47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47-52页 | 2.3.1 中间体Ⅱ2 的合成 | 第47页 | 2.3.2 中间体Ⅱ3 的合成 | 第47-48页 | 2.3.3 化合物Ⅱ3b的合成 | 第48页 | 2.3.4 中间体Ⅱ4 的合成 | 第48-49页 | 2.3.5 中间体Ⅱ5 的合成 | 第49页 | 2.3.6 中间体Ⅱ6 的合成 | 第49-50页 | 2.3.7 目标化合物Ⅱ7a的合成 | 第50-51页 | 2.3.8 中间体Ⅱ7x的合成 | 第51页 | 2.3.9 目标化合物Ⅱ7j的合成 | 第51-52页 | 2.3.10 氯代特戊酸的合成 | 第52页 | 2.3.11 氯代特戊酰氯的合成 | 第52页 | 2.4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结构表征 | 第52-54页 | 2.5 合成与工艺研究 | 第54-64页 | 2.5.1 中间体Ⅱ3 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 第54-58页 | 2.5.2 中间体Ⅱ4 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 第58-61页 | 2.5.3 中间体Ⅱ6 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 第61-64页 | 2.6 生物活性测试 | 第64-66页 | 2.6.1 杀虫活性测试与结果 | 第64-65页 | 2.6.2 杀螨活性测试与结果 | 第65-66页 | 2.7 小结 | 第66-68页 | 3 喹唑啉酮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测试 | 第68-84页 | 3.1 仪器与药品 | 第68-70页 | 3.1.1 所用仪器 | 第68-69页 | 3.1.2 所用药品 | 第69-70页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70-71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71-74页 | 3.3.1 中间体Ⅲ2a的合成 | 第71页 | 3.3.2 目标化合物Ⅲ3a的合成 | 第71-72页 | 3.3.3 溴代苯醚酮的合成 | 第72页 | 3.3.4 目标化合物Ⅲ4 的合成 | 第72-73页 | 3.3.5 目标化合物Ⅲ3b的合成 | 第73页 | 3.3.6 2 -氯-N-(1-氰基-1,2-二甲基-丙基)-乙酰胺的合成 | 第73-74页 | 3.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 第74-75页 | 3.5 合成工艺研究 | 第75-81页 | 3.5.1 中间体Ⅲ2a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75-77页 | 3.5.2 溴代苯醚酮的合成工艺探究 | 第77-78页 | 3.5.3 目标化合物Ⅲ3a的合成工艺探究 | 第78-81页 | 3.6 生物活性 | 第81-82页 | 3.6.1 杀螨活性测试与结果 | 第81页 | 3.6.2 杀菌活性测试与结果 | 第81-82页 | 3.7 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