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微纳米界面癌细胞捕获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1.1 纳米技术 | 第11-14页 |
1.1.2 微流控与纳米材料结合的技术 | 第14-16页 |
1.2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1.2.1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简介 | 第16页 |
1.2.2 OECT传感器的原理简介 | 第16-17页 |
1.2.3 离子和PH值传感器 | 第17-18页 |
1.2.4 葡萄糖传感器 | 第18-20页 |
1.2.5 尿酸传感器 | 第20-21页 |
1.2.6 肾上腺素传感器 | 第21页 |
1.2.7 免疫传感器 | 第21-22页 |
1.2.8 细胞传感器 | 第22-27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结构可调控的“蜂窝状”TiO_2纳米线表面癌细胞黏附形貌研究 | 第29-42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2.2 “蜂窝状”TiO_2纳米线基底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1页 |
2.2.3 癌细胞的培养 | 第31页 |
2.2.4 癌细胞在TiO_2纳米线基底上黏附实验 | 第31页 |
2.2.5 细胞黏附形态的SEM表征 | 第31-32页 |
2.2.6 细胞黏附形貌的免疫染色分析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2.3.1 “蜂窝状”TiO_2纳米线基底的表征 | 第32-34页 |
2.3.2 不同微结构基底上癌细胞黏附形貌SEM表征 | 第34-35页 |
2.3.3 不同微结构基底上癌细胞的核形态的分析 | 第35-37页 |
2.3.4 不同微结构基底上癌细胞黏附形态免疫染色分析 | 第37-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TiO_2纳米线微纳米界面的可控制备及其表面的细胞黏附研究 | 第42-49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3.2.2 可控微结构的制备 | 第43页 |
3.2.3 TiO_2纳米线的生长 | 第43页 |
3.2.4 细胞的培养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3.3.1 TiO_2纳米线基底的表征 | 第44-45页 |
3.3.2 不同纳米结构基底上癌细胞的免疫染色分析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生物界面的有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癌细胞检测 | 第49-66页 |
4.1 引言 | 第49-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4.2.2 OECT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3 OECT表面抗体修饰 | 第52-53页 |
4.2.4 细胞培养 | 第53页 |
4.2.5 OECT器件的电学性能表征 | 第53-54页 |
4.2.6 细胞黏附形态的SEM表征 | 第54页 |
4.2.7 细胞黏附形貌的免疫染色分析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4.3.1 OECT器件的结构表征 | 第55-56页 |
4.3.2 导电薄膜分子结构表征 | 第56页 |
4.3.3 细胞捕获分析 | 第56-57页 |
4.3.4 细胞黏附形态的SEM表征 | 第57-58页 |
4.3.5 导电薄膜上癌细胞黏附形态免疫染色分析 | 第58-61页 |
4.3.6 OECT细胞传感器的性能 | 第61-63页 |
4.3.7 OECT传感器对细胞的检测性能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