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概述 | 第8-9页 |
1.2 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及设计重点 | 第9-14页 |
1.2.1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点 | 第11页 |
1.2.3 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 第11-13页 |
1.2.4 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斜柱转换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斜柱转换的工程应用 | 第14-15页 |
1.3.2 斜柱转换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17-20页 |
1.4.1 本课题组的研究情况 | 第17-18页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件设计及试验研究 | 第20-34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2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0-26页 |
2.2.1 内力提取 | 第21-22页 |
2.2.2 配筋计算 | 第22-26页 |
2.3 试件制作 | 第26页 |
2.4 试验研究 | 第26-33页 |
2.4.1 加载装置 | 第26-29页 |
2.4.2 加载制度 | 第29-30页 |
2.4.3 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2.4.4 监测内容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34-81页 |
3.1 试件ZYB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34-41页 |
3.1.1 施加竖向荷载 | 第34页 |
3.1.2 施加水平往复荷载 | 第34-41页 |
3.2 试件ZYB3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41-47页 |
3.2.1 施加竖向荷载 | 第41页 |
3.2.2 施加水平往复荷载 | 第41-47页 |
3.3 试验现象小结 | 第47-48页 |
3.4 转换梁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5页 |
3.4.1 试件ZYB2、ZYB3 转换梁纵筋应变分析 | 第48-51页 |
3.4.2 试件ZYB2、ZYB3 转换梁箍筋应变分析 | 第51-52页 |
3.4.3 试件ZYB2、ZYB3 转换梁型钢应变分析 | 第52-55页 |
3.5 传力梁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3.5.1 试件ZYB2、ZYB3 传力梁纵筋应变分析 | 第55-58页 |
3.5.2 试件ZYB2、ZYB3 传力梁箍筋应变分析 | 第58-59页 |
3.6 斜柱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3.6.1 试件ZYB2、ZYB3 斜柱纵筋应变分析 | 第59-61页 |
3.6.2 试件ZYB2、ZYB3 斜柱箍筋应变分析 | 第61-62页 |
3.6.3 试件ZYB2、ZYB3 斜柱型钢应变分析 | 第62-65页 |
3.7 框支柱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3.7.1 试件ZYB2、ZYB3 框支柱纵筋应变分析 | 第65-67页 |
3.7.2 试件ZYB2、ZYB3 框支柱箍筋应变分析 | 第67页 |
3.8 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3.8.1 试件ZYB2、ZYB3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应变分析 | 第67-70页 |
3.8.2 试件ZYB2、ZYB3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应变分析 | 第70-71页 |
3.9 试件抗震性能分析 | 第71-80页 |
3.9.1 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强屈比 | 第71-72页 |
3.9.2 滞回性能分析 | 第72-73页 |
3.9.3 强度退化分析 | 第73-74页 |
3.9.4 骨架曲线分析 | 第74-75页 |
3.9.5 刚度退化分析 | 第75-79页 |
3.9.6 延性分析 | 第79-80页 |
3.9.7 结构屈服机制图 | 第80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基于损伤的新型斜柱转换结构恢复力模型研究 | 第81-111页 |
4.1 引言 | 第81页 |
4.2 损伤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81-83页 |
4.2.1 损伤指数的定义 | 第81-82页 |
4.2.2 现有损伤模型的研究情况 | 第82-83页 |
4.3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 第83-85页 |
4.3.1 常见的恢复力模型 | 第83-85页 |
4.4 本文提出的损伤模型 | 第85-91页 |
4.4.1 等效单调加载耗能确定 | 第86-87页 |
4.4.2 组合参数у和试验参数C确定 | 第87-88页 |
4.4.3 各试件损伤增量计算 | 第88-89页 |
4.4.4 损伤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89-91页 |
4.5 基于损伤的恢复力模型建立 | 第91-109页 |
4.5.1 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 第91-94页 |
4.5.2 恢复力模型滞回环简化 | 第94-97页 |
4.5.3 恢复力模型性能指标退化计算 | 第97-108页 |
4.5.4 恢复力模型滞回规则 | 第108-109页 |
4.6 恢复力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 | 第109-11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新型斜柱转换结构有限元模拟 | 第111-122页 |
5.1 ABAQUS软件简介 | 第111页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11-116页 |
5.2.1 单元类型及单位制 | 第111页 |
5.2.2 材料本构 | 第111-115页 |
5.2.3 模型建立 | 第115-116页 |
5.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116-121页 |
5.3.1 云图分析 | 第116-120页 |
5.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对比 | 第120-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22-123页 |
6.1.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22页 |
6.1.2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122-123页 |
6.2 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