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电机损耗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电机内温度场与流体场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 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转子内流体-温度耦合场的研究 | 第21-51页 |
2.1 250MW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的基本参数与结构 | 第21-22页 |
2.2 水轮发电机转子附加损耗的计算 | 第22-28页 |
2.2.1 二维电磁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 第22-23页 |
2.2.2 250MW水轮发电机电磁场的计算与分析 | 第23-26页 |
2.2.3 阻尼绕组涡流损耗和极靴表面损耗的确定 | 第26-28页 |
2.3 水轮发电机转子三维流体-温度耦合场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2.3.1 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特点 | 第28-29页 |
2.3.2 水轮发电机转子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 第29-32页 |
2.3.3 转子求解域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基本假设条件 | 第32-34页 |
2.4 计及转子旋转状态下计算区域内流体场的计算 | 第34-40页 |
2.4.1 转子计算区域内流体速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34-38页 |
2.4.2 转子热源构件附近流体的动压分析 | 第38-40页 |
2.5 计及转子旋转状态下转子计算区域内温度场的计算 | 第40-48页 |
2.5.1 转子内各热源构件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40-44页 |
2.5.2 转子内各非热源构件温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44-46页 |
2.5.3 转子计算区域内各流体区域温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46-47页 |
2.5.4 支架入口风温与励磁绕组表面散热系数的关系 | 第47-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3 转子磁轭通风道结构对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转子耦合场的影响研究 | 第51-65页 |
3.1 相邻磁轭通风道的距离增大对转子内流体-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51-57页 |
3.1.1 相邻磁轭通风道的距离增大后极间流体流速与励磁绕组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51-54页 |
3.1.2 相邻磁轭通风道的距离增大对励磁绕组表面散热系数的影响 | 第54-56页 |
3.1.3 极间流体的流速与励磁绕组表面散热系数的相关性研究 | 第56-57页 |
3.2 磁轭通风道形状变化时的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3.3 磁轭通风道形状变化对转子计算区域内耦合场的影响 | 第58-63页 |
3.3.1 改变磁轭通风道出口宽度时转子内温度场的计算与分析 | 第58-60页 |
3.3.2 磁轭通风道出口宽度变化对转子内流体场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转子磁轭通风道堵塞故障时对转子内流体-温度耦合场的影响研究 | 第65-75页 |
4.1 转子磁轭通风道发生堵塞故障时的计算模型 | 第65-66页 |
4.2 磁轭通风道堵塞故障对转子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66-70页 |
4.2.1 磁轭通风道不同堵塞故障时热源构件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66-68页 |
4.2.2 各磁轭通风道发生全堵塞故障时极身绝缘温度分布的研究 | 第68-70页 |
4.3 各磁轭通风道全堵塞故障对转子求解区域内流体流动的影响 | 第70-73页 |
4.3.1 磁极极间流体流速的变化规律 | 第70-72页 |
4.3.2 定转子气隙内流体流速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