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2页 |
1.1 荧光传感综述 | 第11-16页 |
1.1.1 荧光传感机理 | 第11-16页 |
1.1.1.1 光诱导电子转移型探针 | 第12-13页 |
1.1.1.2 分子内电荷转移型探针(ICT) | 第13-15页 |
1.1.1.3 激基缔合物型探针(Monomer-excimer) | 第15页 |
1.1.1.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FRET) | 第15-16页 |
1.2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综述 | 第16-27页 |
1.2.1 不同类型的AIE分子 | 第19-22页 |
1.2.2 基于四苯基乙烯(TPE)分子衍生物的荧光探针 | 第22-27页 |
1.2.2.1 生物传感器 | 第22-24页 |
1.2.2.2 离子检测传感器 | 第24-25页 |
1.2.2.3 荧光成像 | 第25-26页 |
1.2.2.4 γ辐射监测 | 第26-27页 |
1.2.2.5 药物投递 | 第27页 |
1.3 光纤传感技术综述 | 第27-33页 |
1.3.1 光纤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28-33页 |
1.3.1.1 生物分子检测 | 第28-30页 |
1.3.1.2 化学小分子分析 | 第30-31页 |
1.3.1.3 分子间相互作用监控 | 第31页 |
1.3.1.4 细胞内pH值测试 | 第31-32页 |
1.3.1.5 SPR氨气传感 | 第32-33页 |
1.4 油田荧光示踪综述 | 第33-3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第二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的光纤锥荧光TNT传感器 | 第42-64页 |
2.1 引言 | 第42-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50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2.2.2 表面硅烷化光纤锥的制备 | 第45-47页 |
2.2.2.1 拉制光纤锥 | 第45-46页 |
2.2.2.2 光纤锥表面处理 | 第46-47页 |
2.2.3 烯丙基四苯基乙烯(ALTPE)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3.1 4-羟基四苯基乙烯(TPE-40H)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3.2 4-烯丙基四苯基乙烯(ALTPE)的合成 | 第48页 |
2.2.4 多孔荧光膜光纤锥传感器(PFSF)的制作 | 第48-49页 |
2.2.5 荧光淬灭实验 | 第49-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2.3.1 ALTPE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 | 第50-51页 |
2.3.2 POSS-硫醇-ALTPE交联多孔聚合物膜(PFSF)的表征 | 第51-52页 |
2.3.3 光纤锥的原位光激发聚合反应和表面形貌表征 | 第52-54页 |
2.3.4 光纤锥传感器对TNT、DNT的检测性 | 第54-56页 |
2.3.5 光纤锥荧光传感器可重复性实验 | 第56-57页 |
2.3.6 易挥发有机溶剂蒸汽的可能影响 | 第57-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三章 聚烯丙基四苯基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64-77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65-66页 |
3.2.2 荧光共聚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66页 |
3.2.3 聚合物荧光微球的性质探究 | 第66-6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3.3.1 聚合物微球表面形貌 | 第68页 |
3.3.2 聚合物微球分散液的光学性质 | 第68-70页 |
3.3.3 聚合物微球稳定性 | 第70页 |
3.3.4 微球悬浮稳定性 | 第70-71页 |
3.3.5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71-72页 |
3.3.6 金属离子的可能干扰 | 第72-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