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一、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目的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2.案例研究法 | 第11-12页 | 3.实地调研法 | 第12页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2-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二、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4-18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棚户区 | 第14-15页 | 2.棚户区改造 | 第15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1.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15-16页 | 2.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页 | 3.城市更新理论 | 第16-18页 | 三、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实证分析 | 第18-36页 |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1.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现状 | 第18-20页 | 2.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政策安排 | 第20页 | (二)滨州市滨城区棚户改造案例分析 | 第20-32页 | 1.滨城区市中街道五里居委会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 | 第20-24页 | 2.滨城区市中街道北一居委会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 | 第24-29页 | 3.滨城区滨北街道徐家居委会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三)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经验启示 | 第32-36页 |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组织 | 第32-33页 | 2.开拓思路,完善“五个一”工作机制 | 第33-34页 | 3.以人为本,最大程度让利于民 | 第34页 | 4.严格政策,“一把尺子量到底” | 第34-35页 | 5.多措并举,确保和谐稳定征收 | 第35-36页 | 四、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一)改造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1.部分群众对棚户区改造不认可 | 第36页 | 2.部分群众对棚户区改造补偿安置期望值过大 | 第36-37页 | 3.部分群众盲目攀比 | 第37-38页 | 4.原因分析 | 第38页 | (二)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1.协调市级规划、国土等部门难度较大 | 第38-39页 | 2.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 | 第39页 | 3.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棚户区改造进度 | 第39-40页 | 4.原因分析 | 第40页 | (三)改造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1.群众就业安置问题 | 第40-41页 | 2.外来人口居住问题 | 第41页 | 3.物业等社会管理问题 | 第41-42页 | 4.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五、滨州市滨城区棚户区改造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一)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合法权益化解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1.多渠道进行政策宣传 | 第43页 | 2.进行正反面案例教育 | 第43-44页 | 3.邀请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宣传 | 第44页 | 4.适当提高棚户区改造补偿安置标准 | 第44-45页 | 5.健全完善第三方机构引入机制 | 第45页 | (二)理顺管理机制,有效破解改造中存在的难题 | 第45-47页 | 1.强化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心作用 | 第45-46页 | 2.加强各部门、乡镇(街道)、村居的协调配合 | 第46页 | 3.统筹兼顾解决好遗留问题 | 第46-47页 | (三)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好改造后的社会问题 | 第47-49页 | 1.加强社会保障,分门类提供就业岗位 | 第47页 | 2.对外来务工人员适度开放公共租赁房政策 | 第47-48页 | 3.同步推进解决安置小区社会管理问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