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芥响应重金属铬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重金属污染 | 第12-14页 | 1.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 第12页 | 1.2 铬污染的现状和来源 | 第12-13页 | 1.3 铬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 | 第13页 | 1.4 铬污染的防治对策 | 第13-14页 | 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2.1 蛋白质组学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 第14-16页 | 2.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意义 | 第16-17页 | 2.3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 | 第17-19页 | 3 盐芥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3.1 盐芥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页 | 3.2 盐芥耐受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 | 第19-20页 | 3.3 盐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铬胁迫对盐芥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3-31页 | 1 实验材料与培养 | 第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1 铬胁迫处理条件的初步筛选 | 第23页 | 2.2 铬胁迫下盐芥形态学观察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25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3.1 铬胁迫处理条件的初步筛选 | 第25-26页 | 3.2 铬诱导的盐芥叶片形态变化 | 第26-27页 | 3.3 铬诱导的盐芥叶片中铬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3.4 铬诱导的盐芥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28页 | 3.5 铬诱导的盐芥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铬胁迫下盐芥叶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31-57页 | 1 实验材料与培养 | 第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2.1 铬胁迫处理 | 第31页 | 2.2 蛋白样品提取 | 第31-32页 | 2.3 蛋白样品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2.4 双向电泳 | 第33-35页 | 2.5 凝胶染色 | 第35-36页 | 2.6 图像扫描与软件分析 | 第36-37页 | 2.7 蛋白酶解及质谱鉴定 | 第37-38页 | 2.8 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3页 | 3.1 铬胁迫前后盐芥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 第38-40页 | 3.2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分析与数据库查询 | 第40-52页 | 3.3 铬胁迫下盐芥叶片中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4.1 参与蛋白质合成、折叠和降解的蛋白 | 第53页 | 4.2 参与光合作用和叶绿体组织的蛋白 | 第53-54页 | 4.3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的蛋白 | 第54-55页 | 4.4 参与糖类、脂质等代谢过程的蛋白 | 第55页 | 4.5 参与胁迫和防御反应的蛋白 | 第55-56页 | 4.6 参与其他生物学过程的蛋白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后记 | 第70-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第73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