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基础教育”视角看资深教师发展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4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5页 | (一) 基于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反思 | 第11页 | (二) 基于对学校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发展的关注 | 第11页 | (三) 基于对资深教师发展特殊性的思考 | 第11-14页 | (四) 基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 第14-15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一) 叙事研究的定义 | 第16-17页 | (二) 叙事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 第17页 | (三) 叙事研究的合法性 | 第17-19页 | (四) 叙事研究方法对于本研究的价值 | 第19-20页 | 四、核心概念 | 第20-24页 | (一) 新基础教育 | 第20页 | (二)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 第20-21页 | (三) 教师发展 | 第21-23页 | (四) 资深教师 | 第23-24页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4-40页 | (一) “新基础教育”概述 | 第24-25页 | (二)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第25-28页 | (三) 教师发展研究 | 第28-40页 | 六、研究过程 | 第40-43页 | (一) 前期准备 | 第40-41页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41页 | (三) 进入现场 | 第41页 | (四) 收集信息和资料的方式 | 第41-43页 | 第1章 千年古镇上的百年老校——明强小学概况 | 第43-59页 | 一、七宝镇概况 | 第43-44页 | 二、明强小学概况 | 第44-55页 | (一) 明强小学的发展历程 | 第44-48页 | (二) 校园文化氛围 | 第48-53页 | (三) 师资队伍概况 | 第53页 | (四) 周边社区环境及生源状况 | 第53-55页 | 三、研究对象概况 | 第55-58页 | (一) L老师 | 第55-56页 | (二) Y老师 | 第56-57页 | (三) J老师 | 第57-58页 | 四、调研手记 | 第58-59页 | 第2章 论资深教师的教学——从“技术”到“艺术” | 第59-84页 | 一、L老师的转变 | 第59-69页 | (一) 探索“引导-启发”式语文教学方法 | 第59-63页 | (二) 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 | 第63-64页 | (三) 向家长“取经” | 第64-66页 | (四) 调研手记:资深教师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 第66-69页 | 二、Y老师的探索 | 第69-77页 | (一) 充满探索的数学课堂 | 第70-72页 | (二) 错误是教学的风向标 | 第72-74页 | (三) 向年轻人学习 | 第74-75页 | (四) 调研手记:“观念”的更替是教师发展质变的关键 | 第75-77页 | 三、J老师的创造 | 第77-84页 | (一) 从“艺术生”到“孩子王” | 第77-80页 | (二) 让想象和创造在美的世界中翱翔 | 第80-81页 | (三) 调研手记:如何从教学中获得幸福和愉悦? | 第81-84页 | 第3章 论资深教师的班级管理——从“独裁者”到“协调者” | 第84-111页 | 一、L老师的进步 | 第84-101页 | (一) 来自“皮大王”的挑战 | 第84-90页 | (二) “班级岗位制”与传统班干部编制的碰撞 | 第90-96页 | (三)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方式 | 第96-101页 | 二、Y老师的碰撞 | 第101-104页 | (一) 从“抵触”到“绥靖”的转变 | 第101-103页 | (二) 尝试跳出“经验”的局限 | 第103-104页 | 三、J老师的尝试 | 第104-108页 | (一) “孩子王”的秘诀 | 第105-107页 | (二) 尊重孩子的意愿 | 第107-108页 | 四、调研手记:管理·观念·发展 | 第108-111页 | 第4章 论资深教师的职后教育与科研——从“教书匠”到“思想者” | 第111-128页 | 一、鼓励资深教师发展的学校制度 | 第111-120页 | (一) 为资深教师“度身定制”发展规划 | 第111-114页 | (二) 开展针对资深教师群体的教研培训活动 | 第114-117页 | (三) 鼓励资深教师自主发展 | 第117-120页 | 二、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 | 第120-122页 | (一) “教书匠”的烦恼 | 第120-121页 | (二) 尝试成为“研究型教师” | 第121-122页 | 三、为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而发展 | 第122-126页 | (一) 既是教师,又是设计师 | 第122-123页 | (二) 正视自己的缺点 | 第123-125页 | (三) 不拘于学科范围的教师发展 | 第125-126页 | 四、调研手记:请为资深教师打开更多的发展空间 | 第126-128页 | 第5章 论资深教师的发展——从“资深教师”到“幸福教师” | 第128-137页 | 一、资深教师的发展目标 | 第128-130页 | (一) 资深教师与专家型教师 | 第128-129页 | (二) 资深教师与研究型教师 | 第129页 | (三) 资深教师与反思型教师 | 第129页 | (四) 资深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 | 第129-130页 | 二、教师发展的终极目标——幸福教师 | 第130-133页 | (一) 什么是“幸福教师”? | 第130页 | (二) “幸福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 第130-131页 | (三) 如何成为“幸福教师”? | 第131-133页 | 三、本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 第133-137页 | (一) 资深教师的发展内容与方法 | 第133-134页 | (二) 教师发展的独特性 | 第134-135页 | (三) 教师发展个案研究的成果推广 | 第135-137页 | 注释 | 第137-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5页 | 附录 | 第145-14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 | 第146-147页 | 后记 | 第147-149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