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调査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6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9-10页 | · 学习态度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10-11页 | · 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四) 我国与外国对化学学习态度进行研究的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二、理论研究 | 第16-26页 | (一) 学习态度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态度的涵义 | 第16页 | · 态度的特性 | 第16-17页 | (二) 学习态度的结构 | 第17-19页 | · 认知水平 | 第17-18页 | · 情感体验 | 第18页 | · 行为倾向 | 第18-19页 | (三) 学习态度的形成 | 第19页 | (四) 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 | 第19-22页 | · 学生的自身因素 | 第20-21页 | · 学校因素 | 第21页 | · 家庭因素 | 第21-22页 | · 社会因素 | 第22页 | (五) 影响学习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 第22-23页 | · 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体验,行为倾向,认知水平三者的统一性 | 第22页 | · 学生原有学习态度保持时间的长久性和暂时性 | 第22-23页 | · 学生学习态度的强度大小 | 第23页 | · 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 | 第23页 | (六) 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 第23-24页 | · 良好的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 | 第23-24页 | · 良好的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 第24页 | ·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受力 | 第24页 | (七) 化学学习态度的测量 | 第24-26页 | 三、高二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 第26-32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二) 被试 | 第26页 | (三) 正测的研究对象 | 第26页 | (四) 研究流程 | 第26-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五)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 量表的结构 | 第27-28页 | · 量表编制过程 | 第28-29页 | (六) 实施与数据处理 | 第29页 | (七) 问卷的区分度、信度、效度 | 第29-32页 | · 化学学习态度量表的区分度 | 第30页 | · 化学学习态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30页 | · 化学学习态度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0-32页 | 四、数据结果分析 | 第32-46页 | (一) 问卷的基本资料分析 | 第32页 | (二) 学生的基本资料对化学学习态度总量表的差异分析 | 第32-46页 | · 学生的基本项目在化学学习态度总量表的差异分析 | 第32-35页 | · 学生的基本项目对认知水平量表的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 学生的基本项目对情感体验量表的差异分析 | 第36-38页 | · 学生的基本项目对行为倾向量表的差异分析 | 第38-41页 | · 影响化学学习态度因素量表的数据分析 | 第41-46页 | 五、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一) 班级类型对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 学生性别对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47页 | (三) 入学方式对化学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四) 化学成绩排名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六、高二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培养策略及教学案例 | 第49-64页 | (一) 高二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培养策略 | 第49-53页 | · 学校方面 | 第49-50页 | · 教师方面 | 第50-53页 | · 家庭方面 | 第53页 | · 社会方面 | 第53页 | (二) 化学教学案例 | 第53-64页 | · 案例一:苯芳香烃 | 第53-59页 | · 案例二:葡萄糖蔗糖 | 第59-64页 | 七、研究中的不足 | 第64-65页 | 注释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