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北丝石竹概述 | 第10页 |
· 北丝石竹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1页 |
· 野生草本花卉种子繁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 | 第15-16页 |
2 不同的温度、光照及PEG、盐胁迫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6-27页 |
·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 种子形态结构观测 | 第16页 |
· 种子千粒质量的测定 | 第16页 |
· 种子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16页 |
· 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与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相关性研究 | 第16页 |
· 不同浓度的PEG溶液与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相关性研究 | 第16-17页 |
· 不同贮存时间与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相关性研究 | 第17页 |
· 不同浓度的NaHCO_3、NaNO_3、NaCl溶液与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相关性研究 | 第17页 |
· 种子萌发相关数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5页 |
· 种子的形态结构 | 第18页 |
· 种子千粒重及相对含水量 | 第18页 |
· 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8-19页 |
· 不同浓度PEG干旱胁迫处理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21页 |
· 不同贮存时间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页 |
· 不同浓度的NaHCO_3、NaNO_3、NaCl溶液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栽培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节律的影响 | 第27-33页 |
·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 试验条件 | 第27页 |
· 栽培基质含水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 栽培基质与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页 |
· 栽培基质与北丝石竹幼苗株高、叶数量和芽数量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页 |
· 栽培基质与北丝石竹比叶重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栽培基质含水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栽培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北丝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9页 |
· 栽培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北丝石竹株高、叶数量和芽数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 栽培基质的不同配比对北丝石竹幼苗比叶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幼苗的影响 | 第33-44页 |
·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6页 |
· PEG渗透胁迫试验设计 | 第33页 |
·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3-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幼苗形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北丝石竹离体叶片失水的变化动态 | 第37-38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 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对北丝石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对北丝石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4-54页 |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试验设计 | 第44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对北丝石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45页 |
·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下北丝石竹的形态变化 | 第45-46页 |
·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对北丝石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6-50页 |
· 人工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对北丝石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