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胡杨概述 | 第10-12页 |
· 胡杨的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 胡杨林的生态价值 | 第11页 |
· 胡杨林的社会经济价值 | 第11-12页 |
2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第12页 |
3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 | 第12-13页 |
· 内生真菌 | 第12-13页 |
· 内生细菌 | 第13页 |
· 内生放线菌 | 第13页 |
4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传统培养方法 | 第13-14页 |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4页 |
· 生物化学方法 | 第14-15页 |
5 胡杨内生菌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6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实验方案 | 第16-17页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尉犁县胡杨内存液中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 第18-39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18-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 内存液的采集 | 第18页 |
· 采样位点 | 第18-19页 |
·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 内存液总 DNA 的提取及纯化 | 第20-22页 |
· 细菌 16S rRNA 基因扩增 | 第22-23页 |
· 细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 第23-24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4-25页 |
· RFLP 分析 | 第25页 |
·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25-26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6页 |
· 核酸序列注册号 | 第26页 |
二、结果 | 第26-37页 |
1 内存液总 DNA 的提取及纯化 | 第26-27页 |
2 细菌 16S rRNA 基因扩增 | 第27-28页 |
3 细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8-29页 |
4 细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 RFLP 酶切分型 | 第29-30页 |
5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30页 |
6 细菌 16 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30-37页 |
三、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尉犁县胡杨内存液中古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 第39-48页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39-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 内存液总 DNA 的提取及纯化 | 第40页 |
· 古菌 16S rRNA 基因扩增 | 第40-41页 |
· 古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 第41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1页 |
· RFLP 分析 | 第41页 |
·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41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页 |
· 核酸序列注册号 | 第41-42页 |
二、结果 | 第42-46页 |
1 古菌 1 6S rRNA 基因扩增 | 第42页 |
2 古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2-43页 |
3 古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 RFLP 酶切分型 | 第43-44页 |
4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44-45页 |
5 古菌 16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三、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尉犁县胡杨内存液中真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 第48-67页 |
一、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48-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 内存液总 DNA 的提取及纯化 | 第49页 |
· 真菌 18S rRNA 基因扩增 | 第49-50页 |
· 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 第50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50页 |
· RFLP 分析 | 第50页 |
·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50-51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51页 |
· 核酸序列注册号 | 第51页 |
二、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结果 | 第51-57页 |
1 真菌 1 8S rRNA 基因扩增 | 第51-52页 |
2 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52页 |
3 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 RFLP 酶切分型 | 第52-53页 |
4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53-54页 |
5 真菌 18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三、真菌 IT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57-59页 |
四、真菌 IT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结果 | 第59-64页 |
1 真菌 ITS rRNA 基因扩增 | 第59-60页 |
2 真菌 IT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60页 |
3 真菌 IT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 RFLP 酶切分型 | 第60-61页 |
4 克隆文库覆盖率及稀有度分析 | 第61-62页 |
5 真菌 ITS rRNA 基因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五、讨论 | 第64-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一、结论 | 第67-68页 |
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