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
论文目录 | | 前言 | 第1-10
页 | 第一章 科学素养的定义及现状 | 第10-18
页 | 一、科学素养的定义 | 第10-13
页 | 1、科学素养一词的来源 | 第10
页 | 2、各时期学者们对科学素养的解释 | 第10-13
页 | 3、科学素养的操作定义 | 第13
页 | 二、近年来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13-18
页 | 1、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情况 | 第13-14
页 | 2、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调查情况结果分析 | 第14-16
页 | 3、对公民进行科学素养调查的意义 | 第16-18
页 | 第二章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 第18-34
页 | 一、高中生通过化学教学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 第18-20
页 | 1、科学的关系观和系统观 | 第18
页 | 2、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 第18-19
页 | 3、认真细致的科学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第19
页 | 4、良好的理解能力 | 第19
页 | 5、出色的创造能力 | 第19-20
页 | 二、培养高中生科学素养对教师的要求 | 第20-25
页 | 1、教师应具有的素养 | 第20-22
页 |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22-23
页 |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 第23-25
页 | 4、渗透语言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技能 | 第25
页 |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 | 第25-29
页 | 1、引入化学史教育,以利于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 | 第26-28
页 | 2、注重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 第28
页 | 3、重视行为规范,以利于学生科学品质的促进 | 第28-29
页 | 四、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29-30
页 | 1.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 第29-30
页 | 2.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30
页 | 五、拓展时空、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 第30-33
页 | 1、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 第31-32
页 | 2、通过课外小组发展学生的探究、判断科学价值的能力 | 第32
页 | 3、开辟化学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 第32-33
页 | 六、多渠道获取信息,逐步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 第33-34
页 | 1、在化学讲座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33
页 | 2、引导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获取信息 | 第33-34
页 | 第三章 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评价研究 | 第34-40
页 | 一、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的基本要求 | 第34-35
页 | 1、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化 | 第34-35
页 | 2、评价的方法要最优化 | 第35
页 | 二、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的原则 | 第35-36
页 | 1、多维度原则 | 第35-36
页 | 2、发展性原则 | 第36
页 |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36
页 | 三、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
页 | 四、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方法 | 第37-38
页 | 1、评估法 | 第37-38
页 | 2、调查法 | 第38
页 | 五、高中生科学素养评价的操作程序 | 第38-40
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1
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