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固定化酶 | 第10-13页 |
1.1.1 固定化酶概述 | 第10-11页 |
1.1.2 固定化方法 | 第11-13页 |
1.2 脂肪酶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1.2.1 脂肪酶的概述 | 第13页 |
1.2.2 脂肪酶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褶皱氧化硅纳米材料 | 第15-20页 |
1.3.1 褶皱氧化硅介孔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1.3.2 褶皱氧化硅介孔材料合成机理 | 第16-17页 |
1.3.3 磁性褶皱氧化硅介孔材料 | 第17-18页 |
1.3.4 磁性有机硅介孔材料 | 第18-20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核壳结构磁性氧化硅纳米花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22-4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27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9页 |
2.3.1 SiO_2-nanoflowers载体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2 SiO_2-nanoflowers的制备机理 | 第29-30页 |
2.3.3 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优化 | 第30-32页 |
2.3.4 固定化酶的表征 | 第32-34页 |
2.3.5 CALB@SiO_2-nanoflowers的pH稳定性 | 第34-35页 |
2.3.6 CALB@SiO_2-nanoflowers在环己烷中的热稳定性 | 第35-36页 |
2.3.7 CALB@SiO_2-nanoflowers的储存稳定性 | 第36页 |
2.3.8 CALB@SiO_2-nanoflowers在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2.4 小结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核壳结构磁性有机-无机杂化硅纳米花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性能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2-4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2-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3.3.1 H-SiO_2-nanoflowers-19和H-SiO_2-nanoflowers-37的表征 | 第46-49页 |
3.3.2 H-SiO_2-nanoflowers-37的形貌调节 | 第49-50页 |
3.3.3 固定化酶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50-52页 |
3.3.4 固定化酶CALB@H-SiO_2-nanoflowers-37的表征 | 第52-54页 |
3.3.5 CALB@H-SiO_2-nanoflowers-37的稳定性研究 | 第54-57页 |
3.3.6 CALB@H-SiO_2-nanoflowers-37在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中的应用 | 第57-58页 |
3.3.7 催化合成乙酰丙酸酯反应的重复使用性 | 第58-59页 |
3.4 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CALB@H-SiO_2-nanoflowers-37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 | 第62-7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2-66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2-63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3-64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4.3.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2 底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67页 |
4.3.3 加酶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4 分子筛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69页 |
4.3.6 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7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8 重复使用性 | 第71-72页 |
4.4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75页 |
5.3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