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术语和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多环芳烃(PAHs) | 第12-15页 |
· 多环芳烃的来源 | 第12页 |
· 多环芳烃的毒性与危害 | 第12-14页 |
· 环境中的多环芳烃降解与转移 | 第14页 |
· 环境中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砷 | 第15-17页 |
· 砷的来源 | 第15页 |
· 砷的毒性与危害 | 第15-16页 |
· 环境中的砷迁移、转化 | 第16页 |
· 环境中砷迁移、转化相关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 复合污染 | 第17-18页 |
· 砷-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现状 | 第17-18页 |
· 砷-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基于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基于微生物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菌群FD-3的分离筛选及理化特性研究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 材料 | 第22-25页 |
· 采样地点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培养基配制 | 第23-24页 |
· 相关溶剂及试剂配制 | 第24-25页 |
· 方法 | 第25-26页 |
· 土壤理化特性检测方法 | 第25页 |
· 菌群的富集筛选与分离 | 第25页 |
· 菌群降解菲、氧化三价.砷的特性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 焦化厂土壤理化性质 | 第26-28页 |
· 菌群的降解、氧化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28页 |
· 菌群降解菲及氧化三价砷效率 | 第28-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双功能菌群的富集培养与驯化 | 第31-32页 |
· 双功能菌群降解菲、氧化三价砷的能力测定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菌群FD-3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分析 | 第34-51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 材料 | 第34-37页 |
·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 质粒及所需菌株 | 第35页 |
· 培养基配制 | 第35-36页 |
· 相关溶剂及试剂配制 | 第36-37页 |
· 引物 | 第37页 |
· 序列分析处理软件 | 第37页 |
· 方法 | 第37-41页 |
· 样品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3.2.2.2 细菌16S rRNA基因PCR扩增 | 第38-39页 |
3.2.2.3 细菌16S rRNA基因PCR-DGGE | 第39页 |
· 特异DGGE条带的切胶分析 | 第39-40页 |
· 克隆文库的构建 | 第40-41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1页 |
· 结果 | 第41-49页 |
· 不同选择性压力条件下菌群的微生物结构多样性变化 | 第41-46页 |
· DGGE回收条带的测序鉴定 | 第46-48页 |
· 菌群FD-3的群落多样性组成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9-50页 |
· 菌群降解菲、氧化砷过程及不同选择性压力下的群落结构变化 | 第49页 |
· 菌群的群落结构组成情况 | 第49-50页 |
3.4.3 新型菌属Pusillimonas sp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菌群FD-3功能基因丰度与多样性研究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 材料 | 第51-53页 |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52页 |
· 质粒及所需菌株 | 第52页 |
· 培养基配制 | 第52页 |
· 相关溶剂及.试剂配制 | 第52-53页 |
· 引物 | 第53页 |
· 方法 | 第53-55页 |
· 样品总DNA的提取 | 第53-54页 |
· PCR扩增相关程序 | 第54页 |
· 绝对定量标线构建 | 第54-55页 |
· 结果 | 第55-63页 |
· 起始双加氧酶与亚砷酸盐氧化酶功能基因扩增情况 | 第55-56页 |
· 起始双加氧酶与亚碑酸盐氧化酶功能基因扩培的标准曲线 | 第56-60页 |
· 未知样品的检测结果 | 第60-62页 |
· 多环芳烃起始双加氧酶与亚砷酸盐氧化酶功能基因多样性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4页 |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63-64页 |
· 菌群中功能基因的丰度及多样性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论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创新点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