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前言 | 第13-14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
页 |
第一节 经济人和理性人假定的内涵 | 第14-17
页 |
· 亚当·斯密的观点 | 第14-15
页 |
· 其他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观点 | 第15-16
页 |
· 小结 | 第16-17
页 |
第二节 价值理论 | 第17-19
页 |
·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的价值论 | 第17
页 |
· 劳动价值论 | 第17-18
页 |
· 边际效用论 | 第18
页 |
· 时差利息论 | 第18-19
页 |
· 节欲论 | 第19
页 |
第三节 价值与价格关系或价格的形成原理 | 第19-23
页 |
· 亚当·斯密的观点 | 第19
页 |
· 马克思的观点 | 第19-20
页 |
· 庞巴维克的边际对偶价格论 | 第20
页 |
·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 | 第20-21
页 |
·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 第21-22
页 |
·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 第22
页 |
· 新剑桥学派的价格理论 | 第22-23
页 |
第四节 财富分配理论 | 第23-27
页 |
·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 | 第23-24
页 |
· 李嘉图的分配论 | 第24
页 |
·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 第24
页 |
·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24-25
页 |
· 库兹涅茨的倒U 型理论 | 第25-26
页 |
· 其他观点 | 第26-27
页 |
第二章 对理性以及人类行为准则的探讨 | 第27-32
页 |
第一节 统一世界的理性——自然秩序 | 第27-28
页 |
第二节对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判 | 第28-30
页 |
· 有限理性与完全理性的提法对吗? | 第28
页 |
· 经济人循规行事和机会主义行为是非理性的证据吗? | 第28-29
页 |
· 无意识和各种感情的存在是非理性的证据吗? | 第29-30
页 |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法则及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 第30-32
页 |
第三章 价值的内涵 | 第32-37
页 |
第一节 探讨价值问题之前的两个前提 | 第32-35
页 |
· 探讨价值问题的必要性 | 第32
页 |
· 趋利避害是人类唯一的行为原则 | 第32-33
页 |
· 交换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一个可以通约 | 第33
页 |
的价值尺度 | 第33-35
页 |
第二节 价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 第35-37
页 |
第四章 对价格形成机制的探讨——价值是怎样转换成价格的? | 第37-52
页 |
第一节 价格的实质 | 第37-39
页 |
· 交换的原因、目的和内容 | 第37
页 |
· 价格的实质 | 第37-39
页 |
第二节 价格的形成原理 | 第39-48
页 |
· 人们在自愿交易后常有懊悔或者庆幸现象的启示——需求价格的形成原理 | 第39-41
页 |
· 金刚石和水的价值悖论的启示——自然市场价格的形成原理 | 第41-45
页 |
· 今天一块金锭可换一片面包和明天一块金锭可换一整座面包房的启示——实际市场价格的形成原理 | 第45-46
页 |
· 大米价格不会总是超过猪肉价格的启示——相对价格水平的形成原理 | 第46-48
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8-52
页 |
· 影响自然市场价格的因素及其作用 | 第48-49
页 |
· 均衡价格只存在于个别具体的交换行为之中,没有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均衡价格 | 第49
页 |
· 本文有关价格形成原理的观点与其他价格论的比较 | 第49-50
页 |
· 需求价格、自然市场价格、实际市场价格、相对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50-52
页 |
第五章 用上述价格形成机制对几个收入分配问题的解释 | 第52-60
页 |
第一节 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52-54
页 |
· 对不同要素所有者在财富分配中不同地位的解释 | 第52-53
页 |
· 随着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改变而改变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53-54
页 |
第二节 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才是有效率的? | 第54-56
页 |
· 分配制度滞后的根本原因 | 第54
页 |
· 立足于社会理性的有效率的分配制度的含义 | 第54-55
页 |
· 当代社会有效率的分配格局是什么? | 第55-56
页 |
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距假说 | 第56-60
页 |
· 变量和指标的选择 | 第56-57
页 |
· 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 | 第57-58
页 |
· 逻辑解释 | 第58-59
页 |
· 两点启示 | 第59-60
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4
页 |
后记 | 第64-66
页 |
致谢 | 第6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