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科尔施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论前景、内涵和实质,分析了他对列宁的哲学提出批评的原因,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他看作是一个“反列宁主义者”。
【关 键 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总体性
【 正 文 】 科尔施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同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起,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他在该书中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既对我国的“西马”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当前我国“西马”研究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注:可参见徐崇温教授与笔者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争论论文,论文集中于《江汉论坛》1997,9;1999,1; 1999,9;《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1;2000,5上。)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家,我国学术界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这和他的地位显然是不相适应的。本文主要就如何看待他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对列宁哲学的批评,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抛砖引玉。 一 科尔施之所以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同他提出的“总体性理论”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相关。他从反思西欧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出发,批评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等人曲解、抛弃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决定论,在理论上则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忽视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的联系,唯物史观被简单化地看作为一种实证的经验科学,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资产阶级思想家也乘机用康德、马赫主义哲学等来补充、篡改马克思主义。科尔施认为他们这样做是极其肤浅的,因为“理论和实践、哲学和现实的一致”的辩证法原则是黑格尔时代全部哲学和科学的生存原则。 科尔施认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并不是一个远离现实斗争的,纯粹观念研究的领域,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原则在法国是通过人们的具体革命行动来体现的,而在……
<<<<<全文未完,本文约8918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