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营销毕业论文]
摘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统看农民的就业趋势,通过统计指标的数据看出整体经济的发展给农民拓展就业出路,合理安置农村劳动力。 关键词:统计 劳动力。 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农民的就业的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怎样走就业之路?很多专家 学者给出了解读.但清河农民走出的就业之路正是中国农民应走的就业之路. 一、 这里的农民很少外出务工 清河县地处冀东南, 2005年末,有35.67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3.13万 ,城镇化率为36.8%,土地面积50.6万亩,人均1.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据县统计局统计,清河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到2千人,却有近16万外地农民到清河务工.这是为什么? 清河县资源并不比其他地区多,但清河县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他们决心要在这里干出大事业来.他们选择了一个普通的产业─羊绒分梳加工.清河县的梳绒机到2005年底有1.7万台,生产羊绒24000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羊绒织衫横机1.3万台,生产羊绒衫900万件,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5.8%. 清河县“不靠山,不靠水,不靠大中城市,不靠要道通衢”, 清河地下没有矿产资源优势,地上没有优势特产,如何发产这种羊绒分梳,羊绒深加工产业?2005年农民从羊绒产业得到户均纯收入达25028元,是种业收入的10多倍以上. 农民发展羊绒分梳,羊绒深加工,也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据统计,平均每台梳绒机可使用劳动力两人,清河人每到梳绒旺季就觉得人手不够,因而全年吸引了外地近16万农民来清河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83年的14%上升到2005年的80.2%. 在我国,讲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推的方法就是外出务工.这个 办法是解决了近亿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有两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一是城镇能容纳多少务工的农民?据最新统计, 目前外出务工农民有80……
<<<<<全文未完,本文约1498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