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人才培养谈校企合作 |
[医药营销毕业论文]
[摘要] 针对当前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提出面向市场,通过实施“X+Y”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而阐述“校企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双师型 2008年6月21日举行的“中国·大连2008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上,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泰德人才港,共同开展了大连地区IT人才供给需求调查活动,就IT企业的人才需求、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人才就职的要求及自身的能力水平等情况,获得了大连地区IT行业的人才供求的统计数据,此次活动对50个可用企业样本点进行按均值计算,统计表明:在未来三个月50家企业IT人才需求量为2500人,未来一年IT人才需求量为10125人,未来两年IT人才需求量为16175人。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企业对IT人才能力要求更显突出,技术能力要求多样化,以JAVA、NET需求最大,同时在60%的企业中至少需要两种技术能力,32%的企业需要三种以上技术能力,并且从人才学历的需求方面看,企业并非单纯看重学历,工作1年~5年的人员在求职中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人群。由此可见,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择业、就业竞争力。而校企合作是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的加速,IT类专业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且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难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一,由于众多高校资金紧张,缺乏先进实验设备和良好实验、实践环境;其二,传统的、精英阶段的学术性质量标准,“大而全”的专业设置,过分偏重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制约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三,高级……
<<<<<全文未完,本文约2392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
|
投稿人:fd4rtf |
|
最后编辑:admin46 |
医药营销毕业论文 | 医药营销毕业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