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供热论文] 摘要: 为了揭示制冷、热泵系统中R407c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非完全相变与系统参数的关系,首先引出了换热流体最大流量的概念,然后利用热力学循环分析的方法对非完全相变现象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影响R407c非完全相变的几种主要系统参数,如工质与换热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压缩机的排气量等,并给出了这些参数与换热流体最大流量之间的定性关系。
关键词: R407c 非完全相变 换热流体最大流量 系统参数
1 引言
R407c是作为R22的灌注式替代物而被研究开发的[1],也是目前在制冷、热泵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非共沸混合工质。它的组元配比为R32/R134a/R125(0.23/0.52/0.25)。该工质在0.1-2.4MPa的饱和蒸汽压力下,有平均5.5℃的温度滑移,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减小工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与换热介质之间的换热温差,从而降低系统的可用能损失。
目前,国内、外的多名学者针对R407c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献[2]的试验表明:在相同负荷条件下,R407C的COP值为R22的0.96~1.00,若系统采用逆流式换热器,制冷量可提高2~5%,COP值提高5~6%。但由于R407C是一种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其传热性能比R22差。文献[3]的研究结果表明,R407C水冷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比R22降低了43~70%,所以如何提高R407c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换热系数[4]成为了研究重点。此外,针对R407c的热力性质简化计算和工质泄露还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该工质在两器内由于换热介质流量的不合理而出现的非完全相变现象[5]研究的很少,本文正是就导致工质非完全相变的主要诱因-换热介质的极限流量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给出了该极限流量和几个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为R407c在实际系统中如何避免非完全相变现象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2 R407c在两器内的非完全相变
以R407c在系统冷凝器中发生非完全相变为例进行分……
<<<<<全文未完,本文约4179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