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毕业论文]
1999年8月,姚雪垠[1]逝世三个月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四、五卷终于杀青付梓。自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问世,历时三十六年,这部小说的五卷共十二册、约合三百三十万字已全部出版。 当代中国小说史上,没有哪一部作品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姚雪垠“一九五七年秋天动笔”[2],1963年7月《李自成》第一卷上、下册出版;1976年12月第二卷上、中、下册出版;1981年8月第三卷上、中、下册出版;80年代中期,作家“完成了四、五卷口述录音书稿,之后经不断修改,部分单元在《小说》上连载”[3],直到1999年第四、五卷(每卷各上、下两册)同时出版,其间近四十二年。这还不包括据姚雪垠自述,抗战期间,“即四十年代开始时,他就想到要写历史长篇小说” [4],萌生了“写作《李自成》的念头、并开始为此搜集、研究明末史料”[5]。如果把这前前后后都加起来,小说经历了20世纪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仅凝聚作家大半生心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小说观念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变化过程。 (一) 顾名思义,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命名历史小说,这是把农民起义作为事变轴心,表现王朝更替、天崩地裂的历史大变局。20世纪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小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受观念影响的小说却没被……
<<<<<全文未完,本文约18773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