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毕业论文] 一、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1. 城市。山水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
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是用古代石头写成的人类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化长盛不衰是与古代未曾出现过城市衰落的历史有关。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国文化得以完整的传承。中国早在夏代(公元1771-2007年)既有设防城市,齐国临淄古城人口7万户,约30万人,面积32平方公里。城中有大型建筑的夯土台及陶管排水,如梧台。
实现城市化,人类聚集在一起,对人类是有益的,城市的发展并非是建筑数量和人口数量的相加减,而是城市整体水平的升华,他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安排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五彩缤纷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市本身是一件艺术品,人们运用各种元素,如建筑、树木花草、山石、水体、历史文化、交通、通讯……创造一个完备的生存环境。但是,如果城市规划不当,千城一面,枯燥无味,或缺乏真趣,缺乏灵魂和个性,就是一个失败的城市。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城市建设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即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传统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
同时指出,城市“兴建起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人们见不到绿色,连一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钱先生一针见血指出城市的通疾,并勾绘出一幅21世纪中国的山水城市蓝图。
关于城市建设,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滨水而居住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
<<<<<全文未完,本文约7954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