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电防汛论文] 摘要: 对比了在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的两种围堰方案,并对强透水层围堰设计和施工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工程顺利进行有了根本保障。 关键字: 围堰 导流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枢纽工程拟建于新丰江交汇处的新丰江上,坝址在河源市区珠河大桥下游140m ,溢流坝总长200m ,坝高(河床以上) 5m ,与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文化广场相配套。工程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为主要功能,并结合市区防洪工程美化市区。 2 地质条件 地质钻探表明,现有河床主要由河流冲积相的砂砾、卵石构成,其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b 组的砂砾岩,仅在局部存在人工填土层和残积土层。场区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较稳定的卵砾石层,黄褐色,呈现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卵石,约占60 % ,粒径30~100mm ,个别> 150mm ,岩石构成成份多为花岗岩、石英砂岩等,呈次圆状,分选性较好,颗粒由上到下逐渐变粗。其天然渗透系数在(1 ~ 10) ×10 - 3 cm/ s 之间变化, 渗流临界坡降平均值为0. 594 , 渗流破坏坡降平均值为0. 727[ 1 ]。地质资料表明该区域渗透性较大,重点在于解决其存在的渗流稳定性问题。 3 围堰方案的选择与施工 由于该水利枢纽库区渗透性较大,因此选择一个较好的防渗围堰方案,是库区安全蓄水的根本保证。 3. 1 方案一 工程采用先围右岸(橡胶坝) ,后围左岸(泄洪冲砂闸、通航孔) 的、两期两段分期导流方案。其分期施工程序如下: (1) 2001 年9 月下旬修筑完成一期围堰,完成基坑闭气和排水,江水由左岸束窄的河床导流。至11 月底,完成高喷灌浆、橡胶坝基座、护坦、海漫、消力池等砼浇筑及浆砌石砌筑。 (2) 2001 年12 月下旬修筑完成二期围堰……
<<<<<全文未完,本文约2040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