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论文]
镇安县位于陕西南部秦岭土石山区,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林业资源丰富。为加快镇安县林业产业的发展,针对该县实际情况,决定在山上做文章,制定了一系列围绕“山”字的指导性方针和政策,以利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林种、林龄组成不合理 全县现有林种中,除1949年以来累计保存的人工林68056hm2外,其余占总数77.90%的是破坏以后恢复起来的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现有用林49401hm2。其中,幼龄林占48.5%,中龄林占41.8%,成熟林占0.14%,近成熟林占9.5%。 1.2低产林多 全县有蓄积的林地共231314hm2,活立木蓄积共8869056m3,由于林相差,不但蓄积少,而且出材率也低,平均仅28.2m3/hm2。全县经济林22057.8hm2,面积最大的板栗,挂果面积3.37万hm2,平均单产307.5kg/hm2,且70%以上为低产林。 1.3林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欠缺 全县林业用地290472hm2,现有林业技术人员仅133名,每人平均负责面积高达2184hm2,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无力经办。经费不足,特别是用材林经费严重不足,是镇安县当前林业建设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一味“向钱看”单一抓经济林,并对经济林采取高补助的办法,势必排挤了用材林,结果造成林种比例失调,林种树种单一,生态恶化,降低了森林各方面的防护性能。 1.4市场营销和产品深加工机制不完善 没有龙头企业,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容易出现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和产业效益的正常发挥。 1.5管理粗放 用材林和经济林木的综合科管都比较粗放,病虫每年造成的损失在20%以上,施肥跟不上,单株产量低,经……
<<<<<全文未完,本文约1590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