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论文] 扬州地处长三角地区苏北水陆交通的门户, 如何借助这一全面发展态势, 建设大交通、打造主枢纽、发展大物流,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一体化运输体系, 这是“十一五”新一轮交通发展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未来扬州综合交通一体化如何走向, 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方面:找准症结———着眼综合交通一体化前置思考扬州交通事业, 随着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贯穿全市, 扬州港扩容、宁启铁路开通, 润扬长江大桥建成,扬州市已发展成为苏中地区水陆交通基础设施优良、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的枢纽性城市。近年随着一批事关全局的交通重点工程先后建成通车, 扬州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扬州的经济已由“运河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由“江北城市” 变为“滨江城市”, 产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日趋提升, 综合运输体系格局已初步体现。
经过几年的努力, 扬州的交通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交通环境实现了质的提升。但国家的宏观调控、资源生态的保护、周边城市的竞争、扬州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交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内外, 我们在公、铁、水、空、管同步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 首先是不平衡性, 即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不平衡, 公路发展较快, 航道、港口正在加快发展, 铁路才刚刚起步, 航空还在前期工作之中; 同种运输方式的内部不平衡, 如在公路运输方式内部, 是“两头快, 中间慢”, 即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发展较快, 国省干线和地方干线发展较缓;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沿河地区的交通发展相对沿江较为滞后。第二是不合理性,包括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运输方式的构成不合理、运力结构的不合理、体制设置的不合理等。第三是不协调性, 主要指交通与产业布局的不协调、交通与城镇发展的不协调、城乡统筹的不协调、各种运输方式的不协调、建设与管养的不协调。尽管面……
<<<<<全文未完,本文约2837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