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新可行性报告时代、无需递交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的本来面目、新可行性报告——写给自己看、可批性仍然存在。
关键词:可行性报告 项目投资
新可行性报告时代 在广州,为了新白云机场的项目,负责新机场建设的广州白云机场有限公司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份递交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的可行性报告厚达6厘米。而在中国首都北京,刚刚在今年3月获得发改委批准的首都机场190亿扩建项目也曾经花 费了很大气力准备可行性报告,他们从各个部门抽调了20多个人过来,专门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共同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任务。 过去20年,按照惯例,中国凡是重要的投资项目,都要上报到相关管理部门审批,在提交的相关文件中,可行性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份文件。而在新颁布的《决定》中,原有的投资审批程序被简化了。《决定》明确规定,对于那些不使用政府资金的建设项目,不再实行政府审批。相应的,原来进行项目审批必须提交的可行性报告也已经成为历史。投资者,特别是那些民营企业的投资者,面对的将是一个无须提交可行性报告的新时代。 无需递交的可行性报告 新颁布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政府仅对少数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是否关系经济安全、影响资源环境、涉及整体布局等公共性问题进行核准,其他项目均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其他的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如果企业想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只需将计划方案上报政府即可。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依法办理用地、资源、环保、安全等……
<<<<<全文未完,本文约2979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